現在關稅談判結束后,美國對我們的關稅維持在 30%,我們對美國的關稅是 10%。于是很多人問:為什么美國對我們的關稅比我們對美國的更高,我們卻稱談判贏了?難道這又是 “精神勝利法” 或 “阿 Q 精神”?現在很多人一聽到 “中國贏了” 就特別反感。但我要說,我們這次確實贏了。如果你心里不舒服,那是你的事,但為什么說我們贏了?我來好好分析一下,看看是否有道理,若覺得沒道理,再來討論。
首先,看看之前的情況:特朗普曾把對我們的關稅加到 145%,我們則回應加到 120%,雙方一直是 “他加多少,我們加多少”。而這次,雙方同步降幅相同,之前降幅都超過 100%,幅度一致。降完后美國對我們 30%,我們對美國 10%,讓步幅度相同,這說明談判是成功的。
其次,為什么我們不直接讓美國把關稅降到和我們一樣的 10%?這涉及中美博弈的核心。很多人認為中美必須 “你死我活”,中國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主,但中國從來不想成為 “過去的美國”。我們希望構建多元、多極世界,由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韓國等多方力量共同博弈,形成平衡狀態,這是中國人的智慧。中國從不謀求稱霸,只有美國想稱霸。
另外,中美經濟聯系千絲萬縷。中美每年直接和間接的進出口影響約 4 萬億元,若美國經濟崩盤,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出口國也會深受影響 —— 美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國,若美國人不消費,中國商品賣給誰?所以,中國不希望美國崩盤,這也是我們愿意讓美國多收 20 個點關稅的原因。美國目前政府赤字嚴重,36 萬億美元美債壓身,去年赤字更是歷史第三高。我們幫助美國解決赤字和債務問題,對雙方都有好處:美國對內減稅能激活經濟、刺激消費,進而增加從中國的進口,這對中國出口有利;而美國對內減稅導致的赤字,需要通過對外加征關稅彌補,不僅針對中國,也針對其他國家(如英國被加征 10% 關稅),本質上是全世界一起幫美國 “化債”—— 誰讓美國仍是全球經濟的重要支柱,其倒下對全世界都不利,包括日本、韓國等未來可能接受更高關稅的國家。
有人說特朗普耍了 “先加高關稅再讓步” 的談判技巧,確實如此,但中國也有底牌:針對美國 20% 的 “芬太尼關稅”,我們的反制措施在談判中并未取消,且我們還有很多非關稅反制手段保留著。因此,目前雙方基本處于對等狀態,這次談判絕對是勝利的。
中美談判從來不是以 “搞垮對方” 為目的,美國對我們發起貿易戰也不是想 “一把摁倒中國”—— 中國倒下,美國也會失去巨大的消費市場和供應鏈。加州州長曾說,他家孫子的玩具都是中國生產的;沒有中國,美國農場主的大豆、能源賣給誰?美國的生活用品、手機電腦又從哪來?雙方體量龐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競爭,合作與博弈并存將是中美關系的常態。未來十年、二十年,中美關系都會在這種 “邊合作邊博弈” 的狀態中前行,而非 “你死我活” 的爭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