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中國臺灣游客在臉書社團發了一則抱怨貼,稱自己在日本搭乘JR列車時,因為孩子占了一個指定座位,被列車員勸導“不能這樣做”。他覺得自己被針對,還試圖拍照投訴。沒想到,這篇貼文不但沒獲得同情,反而引來網友一面倒批評。
不少人直言:“你孩子沒買票卻占座,列車員好聲提醒,你反倒怪人家態度差?!”
事件起因:孩子沒票,卻占了一個座位
時間是5月15日,地點在北海道的JR特急北斗7號列車上。這名中國臺灣游客一家三口搭車前往札幌。夫妻兩人各自購買了指定席票,但孩子因為未滿6歲,依規定免票。
上車后,孩子在一張指定席上熟睡,大人則其中一人去坐了另一個空位。
列車員發現后,上前多次勸導:孩子沒買票,不可以單獨占用座位。
這名游客不滿列車員“態度生硬”,抱怨對方全程用英文對話、不講中文,還說列車員“沒有禮貌”,于是決定拍下對方名牌表示要投訴。列車員回應:“OK”。
這段互動后來被他發到網絡,試圖為自己鳴不平。
JR規定很明確:想占位,就得買票
不過他可能沒想到,網友的反應完全不如預期。
有人馬上貼出JR北海道官網的說明:6歲以下兒童雖然可免票搭車,但如果要使用指定席、綠色車廂、臥鋪等特定區域,就必須購票。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讓孩子一個人坐著,不管睡覺還是玩耍,那就請你付錢買票。
而他家的做法是:兩張票坐三人,還把孩子放在有票的位置上,自己再去坐別人的空位。這本質上就是占用公共資源,而不是“被刁難”。
網友火力全開:別再把不守規矩當受害者姿態
原本只是一個投訴貼,結果留言區很快變成“網友法庭”。
大家的火力集中在一點上:你沒買票,卻占了位置,還有理了?
評論區精選:
“占了兩個座位還投訴別人?丟臉。”
“孩子沒買票,當然不能一個人坐,規定寫得清清楚楚。”
“列車員講英文是為了禮貌統一處理,怪人家不講中文?你去法國要人講中文?”
“這不是服務態度問題,這是你不守規矩。”
甚至還有網友酸道:“你這不是游客,是鯛魚(諷刺自私、不守規則的人)。”
“前幾天沒人管”不是理由
這名游客還特別提到,這是他們旅程的第8天,之前也一樣讓孩子這樣坐,從未遇過問題。
但網友一句話就點破盲點:
“別人沒管,不代表你做得對。你前面碰到的是好說話的人,不代表這行為合法。”
這也是很多游客的誤區:把寬容當慣例,把默認當權利。
只要有人站出來依法執行,就覺得自己被“挑毛病”。
服務不等于縱容,旅游也要有邊界感
日本列車服務素以禮貌和高效率著稱,但這并不代表工作人員要無條件接受所有行為。
在日本,服務行業很清楚一個界限:客人有需求可以盡量滿足,但如果觸犯制度,該拒絕就得拒絕。
列車員不可能對每個小孩都網開一面,否則一整車的秩序都可能亂套。提醒你要買票,讓你別亂坐座位,這就是他職責所在。
這起事件的真正遺憾,并不在于一次爭執,而在于一個錯誤觀念被合理化。
孩子小,不代表可以不守規矩。你讓他沒買票就坐下,是一種看似方便的安排,但本質上,是在告訴孩子:
“我們可以占一下位置,沒關系的。”
旅游不只是看看風景、吃點美食,更是給下一代一個學習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機會。別讓“占了便宜還理直氣壯”的行為,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第一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