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未聽中方“不跪”勸告,面對特朗普的“死亡威脅”,伊朗釋放愿以棄核換取解除制裁的信號,這是真要向美“下跪”了嗎?
【特朗普威脅要令伊朗石油出口歸零,讓伊朗破產】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沙特投資論壇上放話,稱如果伊朗拒絕核交易,那么美國就將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歸零,讓這個國家徹底破產。沒有討價還價,沒有商量余地,這仿佛是對德黑蘭的最后通牒。
這番“威脅聲明”可不是空口說白話。眾所周知,以往特朗普就是運用這種戰略,讓伊朗幾乎陷入經濟癱瘓的重要推手。不過,這次情況似乎有些不同。
就在特朗普表態后不久,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伊朗最高領袖高級顧問阿里·沙姆哈尼表示:咱們也不是不能談,只要美國答應解除所有經濟制裁,我們愿意在某些條件下簽署核協議。這些條件包括:承諾永遠不制造核武器,銷毀那些高濃縮鈾庫存,同時只進行民用級別的鈾濃縮,并接受國際的監督。
【伊朗將承諾永不制造核武器來換取美國取消制裁】
沙姆哈尼的表態似乎揭示了,伊朗在面對美國重壓下的一種妥協姿態。這樣一來,局勢突然發生逆轉。伊朗一直以來被視為反美陣營中的堅定角色,其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多次強調不會向美國妥協。
然而,從核心圈子傳出的“服軟”跡象,無疑引發了外界的強烈關注。那么,又是什么把一貫強硬的伊朗逼到了這一步呢?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得理解,伊朗這個國家其實坐擁無比富饒的資源,然而卻總是走不出貧窮的陰影。
這個面積足足超過三倍法國大小的國家,人口接近9000萬,探明的自然資源價值竟可達30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五。可是諷刺的是,它的GDP居然只有區區4000億美元。
這可不是因為伊朗不懂得利用資源,而是美國長久以來的制裁下,尤其是石油禁運,把伊朗經濟死死按住,喘不過氣來。資源豐富不等于經濟騰飛,美國的這一招圍困策略使得即便坐在金山銀海,伊朗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卻無法大展拳腳。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曾多次強調不會向美國妥協】
而此時此刻,美國憑借自身在中東的絕對控制力,自然是想要徹底掌控伊朗的一切,逼迫德黑蘭低頭,讓他們的核計劃徹底灰飛煙滅。
這個時候,伊朗想要耍“小聰明”,以部分妥協換取美國的善意,那簡直是癡人說夢。更不用說,伊朗已經不止一次向美國示好,甚至還將其苦心經營多年、作為反美先鋒的“抵抗之弧”,無情地當作了政治獻祭的“祭品”。
然而,結果往往是令人失望的,美國只會趁此時機步步緊逼,想方設法讓伊朗完完全全地屈服在其霸權之下。
要知道,中國早已犀利地揭示出屈膝投降的危險性。就在不久前,中國外交部發布了一支名為《不跪》的視頻,宣誓了不向霸權低頭的堅定立場。這種姿態不僅是一種國家自信的表達,更是對全球其他國家的一種警示:向美國下跪,是沒有出路的,歷史已經驗證這一切。
【中國外交部發布《不跪》雙語視頻】
從當年日本簽訂廣場協議,再到法國阿爾斯通的解體,這些故事無不警示世人:向霸權者低頭換不來和平,反而是隨之而來的綿延困厄。
但是伊朗顯然沒有吸取足夠的教訓。烏克蘭用棄核來換取安全保障,結果被肢解的前車之鑒還歷歷在目。伊朗如果指望通過單純的核籌碼來玩游戲,恐怕終究難逃被削弱的命運。
在美國霸權的壓力下,德黑蘭的“體面下跪”策略,或許暫時能為其贏得喘息之機,但從長遠看,它既無法滿足美國的胃口,也不利于自身的獨立自主。在霸權政客看來,伊朗的低頭只會助長其野心,換取更嚴苛的打壓。
【中俄伊曾就伊核問題發表聲明】
為了避免像伊朗這樣的困境,其他國家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我們看到中國如何在面對壓力時,以冷靜和耐心獲得勝利,也許世界其他國家也應該采取相似的策略,形成合力抵御強權霸凌,而不是繳械投降。
伊朗的例子再一次,為那些面對霸權威脅的國家敲響了警鐘:面對巨大的壓力時,單方面的妥協并不會帶來任何持久的改變,反而只能深陷泥潭。唯有團結、自主,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夠真正地捍衛國家利益。
所以,當特朗普再一次棒喝伊朗的時候,或許我們真的應該質疑一下,在這場大棋局中,誰才是真正的贏家?伊朗是否還能找到新的出路?而美國,是否能持續地施壓于此?這些無解之題,或許正在考驗著全球的智慧和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