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477
自閉癥兒童大腦發育正被這些日常習慣慢慢侵蝕!
研究數據顯示:70%自閉癥兒童存在睡眠障礙,超過3小時電子屏幕暴露會加劇社交障礙,極端挑食甚至導致不可逆損傷......這些被家長忽視的生活細節,正在悄然改寫孩子的成長軌跡——
整理 |濤濤
編輯|Zoey_hmm Jarvis
圖片來源 | Pexels
睡眠不足
睡眠障礙是 ASD 兒童最常見的共患疾病之一,國外報道發生率達50%~80%,而我國區域性調查顯示 ASD 兒童睡眠障礙發生率為 70%,以就寢抵抗、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節律紊亂最為突出。
最常見的表現是入睡困難、就寢抗拒、睡眠作息紊亂、夜醒、夜驚、夢游、磨牙、打呼嚕等。
睡眠問題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認知,情感功能發育,情緒健康等,還會給家長帶來很大麻煩和壓力。
睡眠調整是系統性的問題,總體上來說,既要考慮環境因素,又要考慮24小時的活動安排,還要考慮家長作息的影響,最好是全家總動員。
01
良好的睡前程序有助于培養健康的睡眠習慣:
一般來講,睡前30- 45分鐘,安靜、愉快、固定順序的活動有利于睡眠。
比方說睡前撫觸,給孩子講故事、洗澡、刷牙、換睡衣、上廁所等等。但像玩手機、IPAD等屏幕暴露活動肯定是不利于睡眠的。
選繪本時盡量選擇老生常談和相對無趣的繪本,不建議讀新的繪本或者一些故事情節刺激的繪本,容易讓孩子興奮,更難入睡。
02
正確的睡眠聯想很重要:
各位同學可以開始有意識地按照上學時間有規律地作息,提前適應開學時間。
在孩子有困意后,再讓孩子進臥室,如果孩子確實不困,就讓他離開臥室相對安靜地玩一會。
過早讓孩子進臥室,他就會把臥室和玩聯想到一起,而沒有和睡覺聯想到一起。睡眠習慣的培養和行為干預,最終取決于父母如何去執行。
很多家長認為,試了一些方法,結果小孩哭得更兇,第二天家長就放棄了,這相當于間接強化了孩子不良睡眠行為,下次更難干預。
03
不要過度運動:
有家長覺得孩子睡不好是因為白天運動不夠,要讓他“放電”,過度活動更容易出現睡眠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5歲以下兒童身體活動、久坐行為和睡眠指南》里有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活動安排,家長們可以參考。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5歲以下兒童身體活動、久坐行為和睡眠指南》里有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活動安排,家長們可以參考。
過渡沉迷電子屏幕
2020年,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學中心研究發現,3至5歲兒童超出推薦的屏幕觀看時長,可能會影響兒童的腦白質發育以及影響兒童的語言與閱讀能力,且屏幕使用程度越高影響越嚴重。
2021年,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發育與行為兒科的研究者們通過對比101名患自閉癥兒童和57名典型發育(TD)兒童的屏幕使用時間,結果顯示:
在一天中,自閉癥兒童的屏幕時間(3.34±2.64)比TD兒童(0.91±0.93)長,研究者還指出,屏幕時間越長,自閉癥癥狀,特別是感官異常就越嚴重,發育遲緩情況也越明顯。
原因是自閉癥兒童越沉迷于動畫片,那么與撫養者游戲、互動的時間就越短,就會較多地錯過社交發展的機會。
因此,對已經患自閉癥的兒童來說,過多的屏幕時間可能會加劇他們在社交互動和溝通方面的困難,甚至會強化他們的一些重復性行為。
美國兒科協會(AAP)建議2歲以下的兒童不建議接觸電子產品,除非是與親人的視頻聊天,2-5歲的兒童每天的屏幕娛樂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
雖說長期觀看電子屏幕嚴重影響孩子的社交和認知,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想要完全杜絕電子屏幕也不可取。
清華大學彭凱平教授提出過三個觀看電子屏幕的原則:
轉移。把孩子對電子產品的興趣,轉移到制作優良的動畫片、紀錄片、電影上;
替代。幫孩子找到“多巴胺”的替代品,比如運動、品嘗美食,和朋友在一起。
升華。做有價值的事,比如找到喜歡的愛好并堅持下去。
挑食
自閉癥孩子可能會挑食到什么程度?
大米和小米發布過一篇,一位英國的16歲女孩Bella因為患有自閉癥和嚴重的挑食,從4歲開始幾乎只吃薯條和薯片,不碰蔬果,導致嚴重缺乏維生素A。
12歲時,她在家中昏倒,送醫后雖然被搶救回來,卻永久性失明了,最終被診斷為回避/限制性食物攝入障礙(ARFID)。
由于Bella吃的食物熱量很高,導致她的體重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圍,因此醫生最初認為她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她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
一項研究發現,與普通兒童相比,自閉癥兒童更傾向于選擇特定質地的食物(68%對比5%),對食物更加挑剔(79%對比16%),更不愿意嘗試新食物(95%對比47%),并且食物種類受限(58%對比16%)。
人生五大事就是吃喝拉撒睡,吃喝占了兩項,挑食問題如果不及早解決,很可能引發更大的健康問題。
01
了解過敏情況
先去兒科做全面過敏源檢測,遵醫囑避免孩子吃過敏食物。市面上所謂治療自閉癥的禁食療法,如不吃帶麩質和酪蛋白的食物,無足夠證據證明其有效性。
02
口腔敏感干預
有些自閉癥孩子口腔感覺敏感,吃東西不舒服,傾向流食或軟食。要尊重孩子身體敏感,如味覺敏感可減少調味料;但嚴重影響健康時要干預,可增加不同口感食物,像給不愿咀嚼的孩子把水果切塊拌酸奶,需家長耐心幫助孩子脫敏。
03
特定顏色和材質食物問題
若孩子執念不影響健康可不干涉;若導致營養不良,分兩步走。
一是在可接受范圍內提供多元營養素,如喝牛奶、加肉糜、吃維生素片;
二是刻意干預對其他顏色食物的接受度,可用“吃一口不喜歡的吃一口喜歡的”規則(祖母定律),或“渾水摸魚”的方法,如在米飯里混碎菜、放小塊肉。
04
不愿嘗試新食物
在孩子放松時讓其見不同食物,家長在旁享受食物。如一位家長帶兒子去自助餐,孩子慢慢愿意嘗試新食物;機構老師通過體驗活動讓孩子嘗到甜頭后愿意嘗試新食物。
05
養成良好飲食規律
家長要讓孩子一日三餐按時吃,吃飯不看動畫片,零食可吃但要選擇和控制量。
積極參加運動
很多研究表明運動對自閉癥孩子的各項能力有很大提升。特拉華大學曾經分析過29篇文獻里超過1000名自閉癥青少年,結果發現為青少年自閉癥設計的運動項目能夠對他們的一系列重要領域產生益處,包括改善體能、運動技能、社交功能、肌肉的強度和耐度。
但是,也有很多因素導致自閉癥孩子不喜歡運動,比如身體平衡、肢體協調、視覺-動作控制以及其他運動技能差,缺少鍛煉的同伴,沒有適合的活動等。
如何更好鼓勵自閉癥孩子積極參與運動呢?
美國疾病控制和防護中心(CDC)建議孩子每天都能得到至少一小時的運動時間,這是一個可以參照的標準,同樣適用于自閉癥孩子。
讓運動變成日常愉快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在孩子的一天之內穿插一些小時段的運動項目,比如,走路去學校,或者至少一段路。看電視的時間做幾分鐘開合跳,可以與孩子一起做。全家人吃飯后去公園散步鍛煉。
培養動作技能
把培養孩子動作技能的方式變成和孩子一起做有趣的游戲:
比如,以不同的方式移動(例如,跑、跳、蹦、躍)玩不同類型的設備(例如,球、棒、拍子,扔、接、踢、擊打)。
拓展不同種類的運動
很多運動都可以給孩子帶來好處,比如凱爸選擇教孩子打乒乓球、超超爸爸選擇騎行,在選擇的時候,建議綜合考慮孩子的體能、活動中是需要孩子獨立完成還是必須有玩伴。
家長要成為榜樣鼓勵朋友和家庭的參與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模范。建議為孩子示范運動項目,展示活動可以帶來的愉悅和其他的收獲。此外,考慮哪些人可以每天或者每周加入和孩子一起運動。
找到適合自閉癥孩子的運動項目
理想的狀況是參加活動的人了解自閉癥,這樣他們會知道如何友好與自閉癥孩子溝通,提高自閉癥孩子的參與動機。
視覺支持
很多自閉癥的孩子都是視覺學習者,視覺支持比如任務卡、肢體的展示以及視頻示范都能夠很有幫助。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文章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經許可,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發布。本號長期征集線索/稿件,一經采用,稿費從優。提供線索/投稿請聯系:contents@dmhxm.com。
點擊撥打大小米服務熱線
有任何問題點擊“閱讀原文”咨詢“AI顧問”——你的專屬個性化AI督導,專業又懂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