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看看新聞報道,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剛結束第二任期的中東行。此行他先后訪問了沙特、阿聯(lián)酋和卡塔爾。第二任期首訪中東,特朗普為何選擇海灣三國,卻不去訪問傳統(tǒng)盟友以色列?美以領導人關系決裂了嗎?和海灣三國簽署史無前例的軍售大單,美國要進一步放開對盟友國出售武器的限制了嗎?
特朗普和沙特王儲(資料圖)
分析認為,盡管此次訪問正值地區(qū)局勢持續(xù)緊張之際,但特朗普此行的重點預計將是促成一批經貿和軍購“大單”,在美國國內凸顯“特朗普外交”的成果。輿論指出,中東行是特朗普任內首次“真正外訪”。特朗普重返白宮后,雖然在4月為出席教皇方濟各的葬禮前往羅馬,并在當?shù)嘏c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舉行會談,但當時停留時間僅14個小時。此次訪問也將與8年前“特朗普1.0時期”的首訪相呼應。當時,首次執(zhí)政的特朗普就將沙特作為首個出訪目的地。
阿聯(lián)酋總統(tǒng)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在阿布扎比會見到訪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雙方達成價值總額超過2000億美元的協(xié)議。協(xié)議涉及航空、鋁業(yè)、石油和天然氣等方面合作,雙方還就地區(qū)和國際局勢進行了討論。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孫德剛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特朗普作為一個“交易型”總統(tǒng),更多是從現(xiàn)實的物質利益出發(fā)來推行自己的外交政策?!疤乩势照J為這三國能夠帶動美國國內的投資就業(yè),能夠購買美國的商品和武器軍火,能夠給美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p>
白宮(資料圖)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訪問卡塔爾期間,雙方簽署了經貿、防務等領域的多項合作協(xié)議。美國白宮發(fā)布聲明稱,特朗普與卡塔爾簽署的協(xié)議能夠促成價值1.2萬億美元的經濟往來。雙方達成的經濟協(xié)議總額超過2400億美元,其中卡塔爾同意以960億美元的價格購買210架波音飛機。不過,相比貿易大單,卡塔爾贈送特朗普豪華飛機一事引發(fā)的爭議仍在持續(xù)發(fā)酵。民主黨人公開譴責此舉為“外國勢力的公然權力尋租”和“明目張膽的貪腐”。
中東是全球能源核心產區(qū),在全球能源供應體系中占據(jù)基礎性、戰(zhàn)略性地位,美國徹底掌控了這一地區(qū),一來,將進一步加強石油與美元的捆綁關系,其他貨幣想要取代美元將變得非常困難;二來,別國的從中東進口石油,最終也要看美國的臉色;三來,對中東整編完成之后,美國就能“全力向東”。因此,目前中東的格局正在發(fā)生本質性的變化,中俄恐怕難以保持對中東的實質影響力。
2025年中東之行與2017年明顯不同的是,特朗普繞開了中東最重要的盟友以色列;聯(lián)系到近日美國在未通知以色列的情況下與胡塞武裝達成?;饏f(xié)議,以及正在推進的美國與伊朗的談判,再加上有媒體傳言特朗普會在此次行程中承認巴勒斯坦國和“兩國方案”,美以關系的微妙變化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此行所傳遞出的信號仍然耐人尋味:一方面,美方對沙特、阿聯(lián)酋、卡塔爾等國的投資與技術合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另一方面,以色列在中東棋局中的“唯一性”似乎正在被打破。美國將更多轉向“多個支點共同制衡”。對以色列而言,最難接受的可能并不是“特朗普沒來”,而是“美國在中東可以沒有以色列”。這個可能性雖然還沒有變?yōu)楝F(xiàn)實,但已經出現(xiàn)值得警惕的苗頭。對美國而言,如果選擇用更經濟化、工具化的方式處理與中東特別是海灣國家的關系,那么中東局勢可能面臨更大變數(sh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