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根樁基開鉆是指橋梁工程中,首根支撐橋梁的樁基礎開始鉆孔施工,這標志著大橋主體工程實質性啟動,是整個橋梁建設的基礎環節。其作用在于:通過樁基深入地下,將橋梁上部荷載傳遞到穩固地層,保障橋梁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首根樁基施工還可驗證施工工藝和技術參數,為后續大規模樁基施工提供依據,推動墩臺、梁體等后續工程有序開展,是大橋從設計邁向實體建設的關鍵一步。
近日,在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艾家鎮橋河村附近工地上,隨著旋挖鉆機的鉆頭徐徐破土動工,標志著宜昌長江公鐵大橋首根樁基順利開鉆,同時也意味著宜涪高鐵湖北段全線第一項主體工程正式拉開建設序幕,為后續的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
根據資料顯示,宜涪高鐵宜昌長江公鐵大橋是沿江高鐵宜昌至涪陵段的控制性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與宜萬鐵路橋并行,中心線間距56.5米。大橋全長2781.9米,主跨800米,主塔高246米,采用四索面鋼桁梁斜拉橋結構,上層設4線高速鐵路(含沿江高鐵、呼南高鐵),下層為6車道城市主干道及預留雙線軌道交通空間,是世界首座鐵路在上、公軌在下的公鐵軌三用鋼桁梁斜拉橋。項目總投資56.59億元,預計2029年建成。
而作為宜昌長江公鐵大橋的主線——宜涪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沿江高鐵通道的核心組成部分,線路東起湖北宜昌,向西經長陽、五峰、鶴峰、恩施、利川等縣市,終至重慶涪陵,新建正線全長約47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總投資1260億元,建設工期6年,預計2030年12月建成。全線共設宜昌北、長陽東、五峰、恩施南、利川、石柱東、涪陵北等11座車站,其中新建7座、改建4座。
作為沿江高鐵最后開工的段落,其建設直接關系到整個通道2030年全線貫通目標的實現。項目建成后,宜昌至重慶通行時間將由4.5小時壓縮至2小時,武漢至重慶實現3小時直達,形成“滬漢渝3小時經濟圈”。同時填補五峰、鶴峰等縣鐵路空白,串聯三峽、恩施大峽谷等景區,預計年輸送游客2000萬人次。
根據資料顯示,宜涪高鐵已于2024年12月31日開工建設,計劃建設工期6年,預計2030年底建成。截至2025年5月,宜涪高鐵的建設已經全面開啟,湖北段與重慶段均進入主體施工階段。作為宜涪高鐵的全線控制性工程——宜昌長江公鐵大橋和涪陵長江公鐵大橋,均已近期正式開工建設。湖北鶴峰段鶴峰隧道出口平導便道完工,計劃5月10日進洞,采用機械化配套施工應對巖溶富水等復雜地質。此外,宜涪高鐵項目全線29座隧道、34座橋梁同步推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