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瑞典厄爾布魯市發(fā)生了瑞典歷史上最大的校園槍擊案(),總共造成了包括兇手自己在內11人死亡,震動了整個瑞典社會。
由于兇手為一名35歲的瑞典白人男人,而受害者都是外國公民和移民,所以盡管瑞典警方一直表示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表明兇手意識形態(tài)動機的證據(jù)(),但很多人還是認為這應該是一起因為種族主義引起的恐怖主義襲擊()。
如今,經(jīng)過100多天的調查、500多次突襲搜查和1,000多次問訊后,瑞典警方召開了正式的新聞發(fā)布會,公布了最終的調查結果,對整個案件進行了一次蓋棺定論。結論依然是:兇手沒有任何的政治動機。
警方認為兇手 Rickard Andersson是因為生活中的多次挫折而產生了自殺念頭之后決定實施校園槍擊的。他整個成年生活中都一直依賴于政府的經(jīng)濟援助生活。警官 Henrik Dahlstr?m描述道:“他的生活狀況充滿不確定性、不斷被重新評估,經(jīng)濟來源從未持久或穩(wěn)定。”
而兇手選擇了Risbergska這所學校作案,并不是因為這所學校有很多移民,而是因為這所學校對他來說有特殊的個人意義。根據(jù)警方的說法,兇手從2019年開始在Risbergska學校就讀,重修高中數(shù)學學分,以此來申請政府的經(jīng)濟援助。而這也是他整個成年生活中堅持最久的一件事情。
警官 Henrik Dahlstr?m說:“看起來他似乎一直在有意識地盡可能拖延學業(yè),以維持自己的收入來源。” 然而他讀了兩年之后最終未取得任何學分,這就影響到了他繼續(xù)領取經(jīng)濟援助的資格。
所以警方的結論是,這名35歲男子對生活的挫敗感與絕望情緒最終演變?yōu)橐环N結束生命的愿望。警官Henrik Dahlstr?m表示:“在這種情緒的推動下,他選擇在一個對他具有個人意義的地點發(fā)泄自己的挫折與憤怒。”對于“特殊個人意義”這個說法,警方的證據(jù)是在Risbergska學校的意見廁所里發(fā)現(xiàn)了兇手的數(shù)學書。
警方還在那間廁所里發(fā)現(xiàn)了安非他命和咖啡因。說明兇手在作案的時候是處在毒品的影響之下。另外現(xiàn)場還有大量的彈藥,說明兇手原本是想殺掉更多的人的,多虧警方當時及時進入了學校才沒有更多的人喪生。警方認為,兇手是在校內隨意走動時隨機選擇目標的,沒有任何證據(jù)表明他有針對性地挑選受害者。
不過Risbergska學校的學生對于警方的說法似乎并不是很買賬。
“他們是說他只是生病?不是種族主義者,不是恐怖分子?” 一位年輕女性聽到這個說法后只是搖搖頭,然后匆匆走進教室。
另一名學生Celine說:“我們沒有得到答案。我還是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Celine的朋友Mohaddeseh提出了質疑:“他可以去任何一所學校。他為什么偏偏去一所他知道幾乎所有人都是移民的學校?”
校園槍殺案發(fā)生的時候,Celine和Mohaddeseh正好在校外停車場。Celine回憶說她當時驚恐萬分地奔逃,事后完全陷入震驚狀態(tài)。如今她開始擔心,秋季學校重新開學后自己是否還能回去上課。她說:“我過去一直覺得在瑞典很安全、很自由。我以前從沒經(jīng)歷過什么糟糕的事情。現(xiàn)在我開始擔心會不會又有人再這么做一次。”
參考新聞:
https://www.expressen.se/nyheter/sverige/polisen-om-rickard-anderssons-motiv-han-ville-ta-sitt-liv/
https://www.aftonbladet.se/nyheter/a/Eyew8a/5-punkter-om-polisens-slutsatser-efter-skolskjutningen-i-orebro
https://www.aftonbladet.se/nyheter/a/yE242R/elever-fran-risbergska-vi-fick-inte-svar
請關注北歐模式備用號“新北歐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