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馮子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馮子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在時機好的時候,要迎頭追上去;在狀態不好的時候,更要咬緊牙關熬過去。逐光的你們要接好這個棒,你們就是中國的未來。”5月16日,一場以“逐光·接棒”為主題的體育交流活動在廣東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舉行,“亞洲飛人”蘇炳添分享了自己的奪冠路上的迷茫與困惑、執著與堅守。
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獲授“蘇炳添速度研究與訓練中心訓練基地”牌匾。馮子敏/攝
當天,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獲授“蘇炳添速度研究與訓練中心訓練基地”牌匾,標志著蘇炳添速度研究訓練中心訓練基地在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落地。未來,蘇炳添團隊將依托該基地,為更多有意向發展體育特長的學子提供支持。蘇炳添勉勵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賽道,都有自己的主要任務,只要堅定不移地朝著這個賽道走下去,就一定可以有所收獲。
蘇炳添作主題分享。馮子敏/攝
“蘇炳添教授的到來,不僅是一位世界級運動員走進校園,更是一次精神的抵達。他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無論出發點在哪里,只要足夠努力,每個人都能沖破自己的起跑線。”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校長張曄表示,蘇炳添的到來,為同學們帶來了奔跑的勇氣。學生代表郭美琪說,希望可以從冠軍精神中找到堅持的信念與勇氣,在學習的困境中堅守,在生活的挑戰中突破。
蘇炳添親授起跑動作技巧。馮子敏/攝
隨后,一場別開生面的“冠軍體育課”在學校操場展開,同學們排成一列,在蘇炳添的指導下進行熱身運動,并聽其傳授專業科學的起跑技巧。來自佛山市鹽步三中八年級的陳美璇,是2024年中國中學生田徑冠軍賽200米、400米的“雙冠王”,蘇炳添對她目前在動作與技術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議,并鼓勵她再接再厲,朝著專業的道路堅持下去,接過前輩的接力棒,成為下一個“逐光者”。
活動現場。馮子敏/攝
“蘇炳添速度研究與訓練中心除了作為青少年選材與運動訓練的平臺以外,也已經開始做有效的對外交流。未來,對于喜歡田徑的青少年,我們希望可以為他們保駕護航,規劃好他們未來的運動事業,培養一些好的苗子。”蘇炳添透露,雖然訓練中心的總部在廣州,但也會不定期地委派教練員下到各個地區的各個學校,對一些具有體育潛能的學生進行培養與跟蹤訓練。
今年4月份,蘇炳添上任暨南大學體育學院院長。未來,他將繼續推進與學校的牽手和合作,擴大社會支持面,選拔體育優秀人才,為中國體壇輸送后備力量。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