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Z世代在社交軟件上發送無數個表情包,卻依然覺得靈魂無處安放;“社恐”星人成為都市青年心照不宣的標簽,人與人之間的溫度似乎正被鋼筋水泥與電子屏幕悄然冷卻。
5月17日至18日,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園區卻上演了一場溫暖又熱烈的反轉劇本——520友趣派對暨佛山傳媒游園會火熱來襲,化身48小時不打烊的“社交烏托邦”。
在這里,戀愛盲盒開出的不只是心動緣分,更是打破隔閡的勇氣;車尾箱市集交換的不僅是潮玩好物,還有志趣相投的欣喜;沉浸式劇本游體驗的不僅是傳媒魅力,更是攜手探索的默契。
大灣區青年們在此歡笑、互動、聯結,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熱鬧的派對,更是傳統媒體在新時代語境下的破圈嘗試——用六大主題活動、N種花式玩法,重新定義年輕人的社交新潮流,更以開放傳媒核心場景、整合名人IP與數智技術,展現了主流媒體從“內容生產者”向“城市連接者”的轉型探索。
這場以“媒好生活 友趣社交”為名的活動證明,主流媒體不僅能記錄時代,更能以創新姿態成為推動社會情感聯結的鮮活力量,讓城市脈搏在青春躍動中愈發強勁。
時代之需:城市、青年與人才的深度對話
這個周末,佛山傳媒園區化身年輕人的“情緒熔爐”:戀愛脫口秀密集輸出笑點,剛結束工作的都市人正用笑聲消解996的疲憊;“啡誠勿擾”后備箱市集里,復古摩托咖啡機突突冒著熱氣,特調飲品單成了流動的社交密語。
為什么會舉辦這樣一場活動?
隨著數字化社交過度蔓延,年輕人對“有效社交”的需求愈發迫切,傳統的相親或聚會模式難以滿足興趣驅動的社交需求,反觀以興趣和體驗為核心的社交模式,更易激發真實連接。
正是洞察到這一時代痛點,這場活動通過搭建“48小時社交游樂場”,以興趣導向為切口,打破傳統社交壁壘,創造輕松、真實的互動場景和多元活動,回應年輕人“渴望‘破圈’,但缺乏平臺支持”的困境。
麥可思研究指出,“00后”理想就業地的核心要素已從單純的職業機會,轉向交通便利、生活成本與城市活力的綜合考量,折射出青年群體對生活品質與精神共鳴的深層需求。
在城市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年輕人才成為發展引擎,處于產業轉型升級關鍵期的佛山,對高素質青年的渴求尤為迫切,而這場活動正是佛山向青年遞出的“柔性邀請函”。
這恰揭示了現代城市人才競爭的新法則:產業優勢是吸引人才落戶的“硬杠桿”,情感連接則是留住人才扎根的“軟磁鐵”。
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在堅守制造業根基的同時,通過文商旅融合的創新場景,轉化為可觸摸、可參與、可分享的同城社交體驗,讓青年與城市產生情感共振。
這種剛柔并濟的城市形象塑造,不僅讓佛山在“百萬英才匯南粵”中更具競爭力,更向青年傳遞出清晰信號:這里既能托舉你的職業藍圖,也能滋養你的生活理想。
創新之道:“社交+”場景的多維突破
佛山傳媒園區內,舞臺區歡呼聲浪與燈光共舞,美食攤騰起的煙火氣裹著笑聲,連辦公區的長椅都成了年輕人談天說地的據點。
友趣相親角前人潮如織,期待邂逅的年輕人拿出手機拍下心動卡片;車尾箱市集里,咖啡機被層層圍住,特調飲品供不應求;沉浸式劇本游入口處,玩家們排成長龍,如同等待開啟神秘寶藏的探險者。
這場活動何以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其底層邏輯在于“場景創新+資源整合+精準運營”的三維破局。
兩天的活動以“興趣圈層”為撬動點,推出友趣相親大會、友趣聯萌寵物派對、《傳媒風云》實景劇本游園、友趣搭子局、全民歌會音樂夜、名主持人見面會等六大主題活動,通過“搭子局”細分運動、手作、咖啡、萌寵等小眾興趣圈層,降低社交門檻,以共同愛好為紐帶實現“精準匹配”。
正如帶著三水網紅柯基padpad參與活動的芷君所言:“來這里,連社恐都能找到開口的理由?!?/p>
細分場景的設計也極具巧思,手沖咖啡品鑒沙龍里,青年可體驗不同品種咖啡豆、學習拉花;模型達人在“廣膠會”盡情分享交流;江湖掌門人茶話會與新職人青年沙龍為對應群體搭建深入探討的平臺;籃球場上,運動青年揮灑汗水構建默契,讓不同興趣的青年都能找到“社交舒適區”。
順德區咖啡產業協會顧問黃智仁認為,咖啡是青年社交的理想媒介,官媒與專業機構聯合舉辦活動,更具公信力與聚合效應。
此次活動巧妙融合傳媒資源與城市基因,打造差異化體驗標簽。邱靜、小強等本土主持人天團線下互動,以“熟人效應”降低社交成本——電臺DJ龍百萬的觀眾點歌環節,讓粉絲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完成“媒體影響力-線下流量”的轉化。
在消費生態構建上,“白天游園打卡+夜間音樂派對”的全時段設計,既契合Z世代“全天候社交”習慣,又延長消費鏈條,印證了“社交磁場”對城市活力的激活效應。
破圈之路:媒體與城市發展的雙向奔赴
此次對外開放的傳媒園區,不再局限于新聞生產的“幕后角色”,而是化身為可供探索、互動與傳播的文旅新場景。
這場充滿創意的同城社交實驗,不僅在周末引爆了年輕人的參與熱潮,更以多維度創新勾勒出媒體轉型與城市發展的深層聯動邏輯。
作為活動主辦方,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展現出資源整合與模式突破的雙重智慧:一方面,整合媒體資源,如名主持天團互動、實景劇本游園等,打破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模式,以“體驗式傳播”拉近與公眾距離。
另一方面,聯合社會力量,如與市寵物診療行業協會、市伴侶動物保護協會共同成立“友趣聯萌志愿隊”,將公益醫療服務與寵物社交場景結合,既為養寵青年提供了實用服務,也讓媒體以“城市共建者”的姿態融入民生生態,為佛山寵物友好城市建設添磚加瓦。
近年來,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圍繞一體化、數智化發展戰略推進改革,全力重構采編、經營和職能體系。在此背景下,舉辦此次活動,可以說是佛山傳媒拓展“傳媒 +”產業版圖、探索“新聞+政務服務商務”全媒體全案營銷合作新模式的創新之舉。
以“友趣會”平臺為例,其依托傳媒中心資源優勢,構建“線上嚴選+線下場景”的婚育文化生態:佛山+客戶端700萬注冊用戶中,“友趣會”上線一年即吸引5.2萬會員,25場線下活動促成2500對情侶牽手。
2025年升級的“友趣會”2.0版本更將觸角延伸至咖啡、寵物、新職人領域,通過嶺南大妗姐說媒大賽、詠春拳比武招親等特色活動,以“興趣社交”破解青年婚戀困境。
活動現場,嚴子祥夫婦通過友趣會在新年音樂會求婚成功的故事,正是平臺“同頻交友”理念的鮮活印證,他們向90后紅娘團隊贈送錦旗的場景,成為媒體服務青年的溫暖注腳。
“在友趣會上,我們能找到興趣相同的人,成為同頻的朋友?!绷_曼動情地分享道,感謝佛山傳媒為她們制造了一生難忘的回憶。
從本質上看,這場活動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圓心——無論是傳媒場景的文旅化改造,還是“興趣社交”的精準落地,亦或是“線上+線下”的生態閉環,都是為了重構人與城市的連接方式,讓媒體成為青年與城市對話的翻譯器、情感共鳴的催化劑。
佛山傳媒游園會不僅是一場青年狂歡,更是一次關于“如何讓城市更懂年輕人”的實踐。它通過場景重構與資源激活,證明社交可以有趣、有料、有品、有得,而城市的魅力,正藏在這些“與人相遇”的細節之中。
文丨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盧麗華
圖丨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王偉楠 符詩賀
編輯:黃江帆
二審:邵姮
三審:朱佳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