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段王文湛教授的采訪,他說奧數根本不是數學。
王教授說:“我的孫子小學六年級,參加奧數學習。他的數學題有的我都做不出來。我在清華大學給研究生上數學呀!……奧數不是數學,是技巧,跟變戲法一樣。一個文盲變戲法可以騙過科學家。”
不只是王教授吐槽, 菲爾茲獎首位華人得主丘成桐也有過類似經歷。
有一次他參加節目,撒貝寧問他一道小學數學題。 丘成桐被問蒙了,沒有想出來,樂呵呵地說:“我們數學家對于加減乘除都不太懂的。”
小明向爸爸媽媽分別借了50元。買書包97元,還剩3元。小明自己留下1元,還給爸爸媽媽各1元。問題來了,一共100元,爸爸媽媽各掏了49元,加上小明的1元,一共99元。那1元哪兒去了?
網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奇葩的數學題,說是小學生的奧數題,就是高中生大學生也很難做出來。一味地死磕這些偏題、怪題,就是培養數學思維嗎?我看未必。
學奧數沒什么不好,但只適合極少數有天賦的孩子。有的孩子對數學非常感興趣,學數學比打游戲還過癮,他們當然適合學。
但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別說感興趣了,能夠不討厭數學、不害怕數學,就萬事大吉了。他們與其學奧數,不如夯實基礎,學好課內知識。
數學是理科,講究邏輯推理、環環相扣,所以必須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課內的數學相當于名門正派,你按照進度穩扎穩打,都學明白了,也能夠輕松應對中考高考。
很多奧數題目是偏題、怪題,相當于是旁門左道。正規的方法你都沒有學明白,學什么歪門邪道?
我見過太多家長,逼著孩子學奧數,結果課內考試都拿不了高分。這不是舍本逐末、好高騖遠嗎?
現在有一種爭論:是讓孩子超前學,還是拔高學?超前學相當于小學學初中,初中學高中。拔高學相當于學奧數,學難題。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回事,很多奧數班就是大量超前學。
比如雞兔同籠問題,在小學就算奧數題,需要技巧和方法,讓孩子學會需要很長時間。但如果學過了初中的二元一次方程,這就是送分題。
如果孩子學有余力,讓孩子超前學習一些數學知識,也比在低水平上用解題技巧刷題更有價值。比如,小學生搞懂雞兔同籠需要一小時,學過方程之后解題只要一分鐘。這就是我為什么建議初中學霸要提前學習高中知識?因為有些知識解決初中問題也是降維打擊。
最后補充一句:超前學的關鍵是孩子本人是學霸,在現有水平學有余力,而且他學的時候不會感到痛苦和折磨。
無論是超前還是拔高,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孩子喜歡的,才能有效果。
不要好高騖遠,必須腳踏實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