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老家山東的朋友聊天,總繞不開濟棗高鐵這個“薛定諤的工程”。記得去年夏天在濟南西站等車時,旁邊幾位拖著行李箱的游客正用手機查路線,嘴里念叨著“不是說有條新高鐵能直接去臺兒莊古城嗎”。你看,連外地游客都惦記著的線路,怎么突然就沒了動靜?
這事兒還得從十年前說起。那會兒我剛畢業在濟南工作,每天擠在經十路早晚高峰的車流里,總想著要是有條高鐵能串起濟南到棗莊的景點該多好。2016年國家規劃剛出來那陣子,朋友圈里都是刷屏的喜訊,搞得我差點以為明年就能坐新高鐵去曲阜吃煎餅了。
說來也巧,去年春節回老家,在高鐵上遇到位參與過前期勘測的工程師。他跟我吐槽說:“我們連沿線每個村莊的樹都數清楚了,結果突然收到停工通知。”原來2019年招標那會兒,設計團隊連跨黃河的橋梁方案都做了三種備選,現在這些圖紙還鎖在檔案室里吃灰呢。
大家最想不通的是,明明前期工作都做到這個份上了,怎么說停就停?網上有個說法挺有意思:京滬高鐵就像條被擠爆的春運綠皮車,國家想給它找個“替身演員”。濟棗高鐵原本是備選替身,結果半路殺出個京滬二線這個“關系戶”,把原本屬于山東的機會給攪黃了。
不過我倒覺得這事兒沒這么簡單。前些天翻到山東交通廳的老文件,發現早在規劃初期就有專家提醒過“平行線風險”。就像我們老家村口那條新修的省道,剛通車時確實緩解了擁堵,結果兩年后發現車流量根本撐不起來,現在成了村民們曬玉米的場地。
有意思的是,我表弟在棗莊開了家民宿,他倒是看得開:“暫停就暫停唄,去年京滬高鐵曲阜東站不還擴建了嗎?現在從北京來的游客,照樣能轉車到臺兒莊。”這話讓我想起上個月去泰安出差,當地出租車司機說得更直白:“要真建了新線,我們這種跑城際拼車的還怎么活?”
不過話又說回來,山東的路網確實有點“偏科”。去年國慶自駕去沂蒙山,導航給我指了三條高速,結果每條都堵得跟停車場似的。有網友調侃說,在山東開車就像參加科目二考試,永遠在排隊等下一個項目。這種情況下,多修條高鐵似乎也說得過去。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個熱帖,有人把濟棗高鐵比作“備胎轉正”的故事。底下有條評論特別扎心:“山東就像個老實人,勤勤懇懇準備彩禮要娶媳婦,結果丈母娘臨時說要換個小區買房。”這話雖然刻薄,但確實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其實仔細想想,高鐵建設跟種莊稼挺像的。播種的時候滿懷希望,遇到天氣變化可能就得改種其他作物。濟棗高鐵現在就像被冰雹打過的麥田,雖然暫時看著慘淡,但保不齊來年換個品種又能豐收。就像我老家那個停建了三年的物流園,去年突然改建成冷鏈基地,現在反而成了香餑餑。
說到這兒,突然想起個趣事。上周在濟南東站等車時,聽見兩個學生模樣的旅客在討論:“聽說濟棗線要改走地下,變成磁懸浮?”旁邊的大爺立刻接話:“可拉倒吧,上次還說要在黃河上修玻璃棧道呢。”你看,民間傳說永遠比官方消息來得精彩。
其實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最實在的還是出行便利。上次從濟南去棗莊出差,看著地圖上直線距離不過200多公里,結果高鐵要繞道曲阜,加上等車時間足足花了三個鐘頭。要是真有條直達線,估計能省下小半天時間,足夠去臺兒莊古城逛個來回了。
不過也有反對聲音認為,現在各地都在收縮基建投資,像濟棗高鐵這種“可建可不建”的項目確實存在風險。就像我鄰居王叔說的:“當年非要修那個支線機場,現在一天就兩趟航班,還不如多開幾趟城際大巴實在。”
說到這,突然想起個細節。去年省里開兩會的時候,有代表提出可以把濟棗線改造成貨運專線。這倒是個新思路,畢竟山東的物流需求確實旺盛。就像我們鎮上的快遞站,五年前還門可羅雀,現在每天進出的大貨車能排到省道上。
話說回來,高鐵建設這事兒就跟談戀愛似的,時機太重要了。十年前濟南剛通地鐵那會兒,多少人覺得浪費錢,現在早晚高峰的客流量啪啪打臉。所以啊,現在說濟棗高鐵是重復建設,說不定十年后又得后悔沒早點建。
最近在抖音上刷到個視頻,up主把山東高鐵網比作“荷包蛋”——中間稠兩邊稀。仔細看看還真是,魯西南地區的高鐵站密度確實比不上膠東半島。要是濟棗線能建成,好歹能給魯南的旅游城市串條珍珠項鏈。
不過也有人擔心,就算建成了會不會重蹈鄭濟高鐵的覆轍?我同事老家在聊城,他說鄭濟線開通后車次其實并不多,“有時候上午想坐車,得等到下午才有班次”。這種“有路無車”的尷尬,確實比不建更讓人頭疼。
最后說個暖心的事吧。上個月去省圖書館查資料,意外翻到2018年的《齊魯晚報》,頭版頭條就是濟棗高鐵開工倒計時的報道。當時記者筆下的“即將騰飛的黃金通道”,如今看來多少有點唏噓。但轉念一想,哪個城市的發展路上沒幾個半途而廢的規劃呢?就像濟南的“地鐵夢”做了十幾年,現在不也慢慢成網了?
說到底,高鐵建設這事兒就跟人生選擇似的,沒有絕對的正確錯誤。或許暫停的這幾年,正好能讓決策者更冷靜地算算經濟賬。就像我家門口那條修了停、停了修的路,折騰了五六年,最后反而設計出了最合理的方案。給濟棗高鐵點時間吧,說不定哪天睡醒就看到復工的新聞了呢?
#圖文打卡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