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我經過慎重考慮之后,決定放棄臨時代課老師的工作,選擇到部隊當兵,沒想到這個決定,卻改變了我的命運。
我叫黃小勇,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我家兄弟姐妹四個,我在家排行老三。
我三叔是公社主任,1972年我高中畢業后,在三叔安排下,在我們村小學當了臨時代課老師,當時我每個月可以領到十五元工資。
記得我領了第一份工資后,給自己買了一支鋼筆,還買了一雙鞋子,剩下的錢,我都交給了父母。
1973年,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宋麗娟也高中畢業了,我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放棄臨時老師的工作,把機會讓給宋麗娟。
宋麗娟母親在她五歲的時候,就因病去世了,她從小和父親相依為命,當時父母和大哥二姐都不支持我這樣做,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尤其在農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對很多農村孩子來說,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其實,這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幫宋麗娟,我和她從小一起長大,我希望她有一個好的歸宿,另一方面,我已經有有了其他打算,那就是去部隊當兵。
雖然父母極力反對,但是,我最終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1973年,征兵開始后,我第一時間報了名,慶幸的是,我順利通過了體檢等一系列入伍程序,看到入伍名單上有我的名字,我忍不住哭了。
當時我們公社只有十五個入伍名額,但是報名參軍的卻有一百二十多人,競爭十分激烈,我心里也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萬一我體檢沒通過,我都不知道以后該何去何從。
入伍之前,宋麗娟邀請我到她家吃了飯,她特意給我包了餃子,還送了我一條,她親手編織的圍巾。
1973年11月中旬,我來到武漢軍區某部隊當兵,剛到部隊時,我不太習慣軍營的生活,晚上經常失眠,白天訓練的時候,精神狀態非常不好,我還因此被班長點名批評了,雖然我從小在農村長大,但是新兵訓練對我來說,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新兵訓練結束,我的各項考核成績,在新兵中并不算突出,我被分到了通訊連一排二班,當了一名通訊兵,下了連隊,我表現十分積極,連里有什么活動,我都會主動申請參加,連長得知我,入伍之前當過老師,就讓我當了連隊文書。
我當連隊文書期間,學到了很多東西,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1976年,我又擔任了一班班長,成了我們連隊最年輕的班長。
1977年,連里有一個提干名額,按照慣例,提干人選都會從班長中選,提干人選,除了軍事素質和專業技能過硬之外,還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我們連隊的戰友,大多都來自農村,而且多半都是初中或小學學歷,加上我,我們連隊上過高中的一共僅有五人,其中有兩人已經提干。
指導員和連長挨個找各班班長談了話能,詢問了他們心里的想法,最終連里經過慎重考慮,將唯一的提干名額給了我,提干后,我探親回家看望了父母。
宋麗娟得知我在部隊提了干,心里比我還激動,我入伍后,宋麗每個月都會給我寫信,她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和支持,這次回家,我請宋麗娟吃了飯,吃飯時,宋麗娟告訴我,她想參加高考,但是一直猶豫不決,想詢問我的意見。
我告訴宋麗娟,機會難得,一定要參加高考,把握住機會,宋麗娟聽了我的意見,參加了高中,雖然在1977年的高考中,宋麗娟落榜了,但是她又復讀了一年,終于如愿以償考上了大學。
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我也隨大部隊來到了前線,在這次戰斗中,我立了二等功,戰斗結束,我被任命擔任二連連長。
宋麗娟大學畢業后,放棄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機會,回到農村繼續當起了老師,1982年,我和宋麗娟領證結了婚。
我在部隊21年,副團轉業回到了老家檢察院工作,如今我和妻子都已經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兒子事業有成,我們一家人生活很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