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長“柱上”,植物“喝”著營養液。近日,記者在浙江麗水阜山鄉氣霧栽培“蔬菜工廠”——雙溪坑頭垟霧耕基地,看到了一座充滿未來感的“科幻農場”。
雙溪坑頭垟霧耕基地為浙江麗水霧耕項目四個試點之一。這里海拔較高,空氣濕潤,該項目通過立柱霧培的形式,有效破解山區農業耕地不夠等制約因素,切實提升耕作效率。目前該基地已成為長三角高端“菜籃子”基地之一,為更多消費者提供綠色霧耕高山蔬菜。
據了解,霧化智耕的農作物不同于傳統作物,全部采用垂直栽培,種植無土懸空,只用電氣化噴灌系統將營養液霧化后直接噴射到植物根系即可。對于霧化智耕的恒溫育苗區、播種區、噴灌系統及營養池等配套設施來說,充足的電能支撐非常關鍵。
浙江省千帆競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工金偉平介紹:“我們基地一共占地112畝,每畝定制在50個桶左右,每個桶的產量是50斤左右,年產出可達到兩萬斤。我們基地通過霧耕的方式進行培育,統一使用計算機智能控制,人工和物力成本大大降低,且基地運輸全部使用無人機,每個無人機每小時可達到40至50個桶。目前每一個環節都要用電,電力服務還是很到位的。”
從使用種繩機播種到葉菜立柱霧培、瓜果立管霧培,再到使用適配立柱、立管的采收機器采摘,基地能實現果蔬種植全過程機械化高效栽培離不開穩定的電能支撐。
自霧耕基地投入建設以來,國網麗水供電公司主動服務,從電能保障、節能減排等方面積極助力農業轉型升級。
為配合項目順利投入施工建設,國網麗水供電公司提前謀劃線路接入工程,并落實“服務鄉村振興 助力百姓增收致富”的理念,實行“紅船電管家”服務,探索挖掘電能替代的潛力。
同時,定期安排供電所上門開展用電體檢、設備除障、用電宣傳等,為基地照明、培育、噴灌、冷鏈保鮮等環節提供優質可靠的電力保障。
國網麗水供電公司屬地供電所工作人員趙國超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些線路在使用的過程中要用膠帶纏好,幾條線路最好分開,不然長期使用會老化,螺絲也要定期檢查,預防松動......”
當天,國網麗水供電公司到該霧耕基地對播種機、數控育苗噴灌系統及營養池管理房等用電情況進行檢查,上門了解收集基地育苗、種植以及冷鏈運輸過程中的用電需求,在用電方面積極保障山地生態霧耕基地穩產增效。
目前,霧耕基地正式進入周年化生產階段,一直到今年年底,基地作物將不斷輪作,生長完成后,每日蔬菜流轉約3000斤,預計全年總產量可達200萬斤。眼下技術人員正對基地數控系統進行動態優化,以應對初夏季氣溫波動對霧培系統的影響。
未來,霧耕基地將配套建設300畝光伏項目,打造集研學、休閑、體驗、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數字農業產業園。在穩定可靠的電能和前沿農業科學技術的雙重助力下,浙江麗水高山地區的荒坡正轉化為現代化立體農場......
記者:褚孝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