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5月,是豐收的季節,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也不列外,沉甸甸的麥惠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更顯“成熟”,特有的麥香在微風撲鼻而來,令人沉醉。有川中農業大縣之稱的仁壽,5月,正是農村一年中最忙的時節——“搶收搶種”。
(在仁壽珠嘉鎮棚村村,來自江蘇的農機手正駕駛收割機收獲小麥。潘建勇攝)
2025年5月18日,在仁壽縣珠嘉鎮棚村村“萬畝糧經園區”,金黃的小麥在風中起舞,豐收的鐘聲在田野里回蕩,這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辛勤努力的見證。小麥金黃, 又呈現出一年豐收美景。
(在仁壽珠嘉鎮棚村村,來自江蘇的農機手正駕駛收割機收獲小麥。潘建勇攝)
“這幾天天氣不錯,正是收割小麥的最佳窗口期。”珠嘉鎮棚村村相關負責人指著不遠處正在作業的收割機說,這片1200畝麥田,吸引了江蘇、河南、安徽等地不少“麥客”攜帶收割機來幫助農民及時搶收小麥,確保顆粒歸倉。
(在仁壽珠嘉鎮棚村村,來自江蘇的農機手正駕駛收割機收獲小麥。潘建勇攝)
據了解,今年5月12日,四川農業大學邀請省內專家組成專家組,對珠嘉鎮棚村村示范地的小麥高產技術實施情況進行現場考察,并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專家組按照《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隨機選擇3塊代表性田塊進行實收。經過機收、測定小麥籽粒含水量、測定收獲面積以及人工測定雜質率等流程后,最終產量出爐——實收3塊田總面積12.1畝,加權平均畝產量達到521.3公斤。
(在仁壽珠嘉鎮棚村村,來自江蘇的農機手正駕駛收割機收獲小麥。潘建勇攝)
“珠嘉鎮屬典型的丘陵農業鎮,該鎮糧油作物種植面積達5.2萬畝左右,是‘天府糧倉’丘區示范區核心區域之一。”珠嘉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四川農業大學專家團隊的指導下,通過秋閑季秸稈覆蓋實現蓄水保墑,通過智能精量機播實現足苗且群體均勻,通過適期晚播增密減氮、前提中穩后促追肥實現群體穩健生長,通過化控蹲苗抗旱控旺抗倒延衰,配套早中熟品種實現晚播早收,為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播種、管護、防治和監測等進行科技賦能,良種良法良制良機融合實現豐產。
(文/王建明 圖/潘建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