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蘭察布5月16日電 題:科技薯苗懸空生長:探秘“中國薯都”的破繭之路
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在“中國薯都”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四子王旗,馬鈴薯可不只是土里刨出來的尋常作物。近年來,當地運用“科技密碼”解鎖種薯培育新路徑,讓馬鈴薯實現了從土里長到空中“掛”的產業革命,走出了一條科技興薯、產業富民的新路子。
圖為懸空生長的“科技薯苗”。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攝
懸空馬鈴薯藏“玄機”
走進位于四子王旗吉生太鎮的內蒙古鑫雨種業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大棚內,一排排嫩綠的馬鈴薯種苗懸空生長,掀開苗床下的幕布,氤氳水霧中,初生的白色根須晶瑩剔透,如銀絲垂落。
“這可不是普通的種植方式,而是霧培技術?!惫究偨浝硗跏缇杲榻B,以前,農戶種植馬鈴薯原原種多用基質栽培,得用從河北運來的蛭石,每畝成本高達萬元且不可循環。
“現在的霧培,直接用噴霧裝置把營養液霧化后噴到馬鈴薯根系上,就像給根須‘下營養雨’。而且還能根據種薯生長周期的不同,定制不同的營養配方和噴灑時間,全靠全自動智能控制系統操作,讓根須能‘吃好喝好’?!蓖跏缇暾f。
緣何選芽尖頂端部位的細胞培養脫毒組培苗?因為這里最“干凈”。芽尖干細胞活力足、代謝快,培養出來的試管苗不含病毒,就能放心大量繁殖。用這法子種出來的馬鈴薯苗,每株能結出80粒至100粒原原種,串狀果實如葡萄垂綴,實現全年循環采收。
王淑娟介紹,和傳統方法相比,霧培的好處太明顯了?!耙郧盎|栽培,水肥利用率40%,現在提到95%,產能更是大幅提升,基質栽培一株苗平均產2粒原原種,霧培能產80粒至100粒,單株產量激增45倍,畝產量也從18萬粒躍升到200萬粒至300萬粒。”王淑娟說。
圖為工作人員進行脫毒馬鈴薯苗擴繁。 張蜀雁 攝
從蛭石到“營養雨”的革新
這懸空長出來的“金蛋蛋”,就是馬鈴薯原原種,相當于土豆的“祖祖輩”,純度達100%,直接決定著后續種薯的質量。從栽苗到結薯只要45天左右,每隔10天至15天,就能按客戶需求采摘,種出來的原原種塊頭均勻、表皮光滑,還沒土壤殘留和土傳病害。
據四子王旗政府副旗長佟喜介紹,2019年起,當地就開始研究霧培技術,如今已經實現了工廠化生產的大突破,還拿到“氣霧培室原原種生產專利”。
“現在,這里有智能玻璃溫室、氣霧培育床和全自動智能氣霧栽培控制系統,3000萬元投資的20畝智能溫室,由12名技術人員坐鎮,一年種兩季,年產6500萬粒原原種,可滿足1.7萬畝種植需求?!辟∠舱f。
產業發展起來,也帶著鄉親們一起富。農戶通過土地入股、聘民為工、供應種薯、科技服務等方式,和種薯培育緊密聯系在一起。
“和這里合作3年了,以前種1000畝,一年收入90萬,今年打算種1500畝。種薯質量好,還有人定期來教科學種植,幫了我們農戶大忙了?!狈N植戶徐海峰說。
圖為王淑娟(左)指導工人進行霧培馬鈴薯苗栽培。 張蜀雁 攝
“金蛋蛋”孕育億元產值
“今年,我們計劃建設75畝智能溫室,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原原種霧培產業園區?!蓖跏缇暾f,到時候一年種3季,年產能預計達到2.3億粒,產值1億元左右。
在佟喜看來,霧培技術徹底改變了傳統種薯的困境,讓種薯生產變得像工廠流水線一樣,又精準又高效,成了種業現代化的關鍵。
“下一步,我們打算探索用氣霧培生產的原原種直接代替原種,要是能實現3:100的效率,就能省下大量優質耕地,對保障糧食安全意義重大。”佟喜說。
從土里到空中,從傳統到智能,四子王旗的馬鈴薯產業正憑借科技力量,讓每粒土豆實現價值逆襲,不僅讓“中國薯都”的名片越擦越亮,也讓薯農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