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孫淑玉 通訊員 張國杰
5月17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科技志愿服務行智慧骨科專項能力提升五地聯動”活動在煙臺市煙臺山醫院舉行。來自煙臺市煙臺山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寧波市第六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九醫學中心、徐州仁慈醫院的專家重點針對智能手術導航、關節手術機器人、創新手術耗材、髖關節鏡等前沿技術,通過學術交流、專家授課、手術示教、實操培訓等方式,推動區域醫療水平均質化、優質化發展。
當天,解放軍總醫院骨科醫學部運動醫學科副主任李春寶教授在煙臺山醫院完成了一臺髖關節鏡手術和一臺膝關節鏡手術,借助現場直播,詳細呈現手術麻醉、術前準備以及入路建立和基本操作,通過要點和難點解析,普及關節鏡手術的新理念和新技術,促進優質醫療資源輻射下沉。
李春寶教授認為,傳統骨科手術依賴個人經驗,不同地區、層級醫院的技術水平有所差異。關節鏡手術技術的進步是運動醫學領域的重要突破,不僅減少了患者的手術創傷,而且還降低了手術風險,也能夠顯著提升術后恢復速度與預后效果。“依據標準化的精準程序和參數操作,能夠有效降低人為誤差,使基層醫院醫生借助該技術也能達到與大醫院相近的手術精度和效果,讓患者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受相對一致的高質量醫療服務。”
同日,解放軍總醫院骨科醫學部副主任醫師王明新教授以《髖臼盂唇損傷的診治》為題作講座;李春寶教授還以《基于CT-MRI多模態影像融合的膝ACLR術前規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為題作學術講座,向骨科同道介紹新理念、推廣新經驗。
據悉,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由科技部、衛健委、軍委后勤保障部和國家藥監局于2019年5月正式批復成立,是目前國內骨科與運動康復領域唯一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該中心依托單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承載著強化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打造國家臨床醫學和轉化研究“新高地”的重要使命與任務,始終堅持以臨床需求為牽引、以轉化應用為導向、以創新網絡為支撐的工作思路,著力構建全生命周期的創新生態平臺,開展臨床研究、協同創新、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工作。
煙臺山醫院骨科成立于1958年。60多年來,在數代醫務工作者的努力下,現已發展成為擁有醫護人員300多人、床位700余張、9個臨床亞專業、17個病區的國家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山東省首批A級特色??啤⑹〖壟R床重點專科,患者覆蓋全省16個設區市,輻射全國20多個省份,年診療量達20萬人次、手術量突破2萬臺。
“與國家臨床中心合作,代表山東省參加本次活動,是對我院骨科綜合實力的一種肯定和信任,也對我院骨科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煙臺山醫院副院長孫濤表示,“醫院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深化合作,申請加入‘智能化臨床研究聯合體專項’,聚焦推動醫院骨科醫療資源提質擴容,在擴建科室規模、放大科室優勢、優化人才引育、攻堅科研創新、推動優勢技術推廣、打造智慧骨科6個方面持續發力?!睘槿嗣袢罕娞峁└鼮閮炠|、高效、安全、便捷、實惠的骨科診療服務,為骨科領域研究成果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貢獻力量。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