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中美關系似乎一直都是國際上的一大熱門話題,這其中有和平共處也有對立硬剛。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中美建交雖然建交了四十多年,同時美國也針對了我們很多年,但其中38年的時間里彼此卻相安無事,這是為什么?
對此,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說出了實話,因為中國堅持了韜光養晦。
1、奇怪的現象
在關稅戰的背景下,所有關心國際事件的人幾乎都把目光放在了中美兩國的博弈上,其他國際事件在這件事面前就明顯變得暗淡了。
毫無疑問,當前中美關系確實屬于一種不和諧的境地,美國一方面想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一方面又想遏制中國的發展,真是兩頭忙。而隨著對國際局勢的深入了解,不少人也慢慢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眾所周知,中美建交和中國改革開放幾乎是同一時間段,那時候的中國也處于發展的過程中,按照現在美國想遏制中國發展的邏輯來說,中美應該不會有太密切的關系才對,為什么會在那個時候建交呢?
其實,這一方面是因為國際上美蘇爭霸的原因,一部分則是中國逐漸上升的國際地位影響所致。
所以,我們可以說,一開始中美兩國是和諧相處的,也是互利共贏的,但最奇怪的就是,這樣和諧的場景在持續了38年后就突然被打破了,甚至還有劍拔弩張的感覺,這是為什么呢?
2、求同存異的38年
在歷史長河中,中美建交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傳奇故事,它不僅是在國際形勢多變的情況下的產物也飽含了中美兩國互利共贏的決心,這一點從基辛格和尼克松先后的秘密訪華就能看出來。
之后,中美順利建交震驚了世界,也為我國提高國際地位,促進國家發展形成了助力,可以說,當時的中美是“天作之合”。
不過千禧年后,尤其是美國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卻又將矛頭對向中國,實在讓人好奇不已。
而在所有人都在尋求原因的時候,卻很少有人關注到,這38年其實并不是相安無事,還是有一點摩擦的。
這里的摩擦與相安無事沒有一點聯系,而更像是求同存異的一場大型試驗,而如今的關系破裂至多算是試驗失敗了。
就比如說在這38年中,在上世紀的末尾,爆發的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不僅使我國無辜的三名記者失去了生命,還一度使得國內外華人對美國的態度急轉直下。
其實如今看來,南斯拉夫事件,我國簡直就是無妄之災,但最終這件事并沒有鬧大,是因為什么呢?
也正是在韜光養晦的政策下,我國理智且善意的引導。
這并不是說我國就選擇吃下這個啞巴虧,實在是當時的中國尚且無法進行快速以及正當的反擊。
畢竟當時的中國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外面對著即將進入世貿組織的考核,以及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不能給這些合作帶來不確定性。
對內,我國各方面的事業還尚未發展到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地步,國防力量也相差甚遠,實在不是反擊的關鍵時候。
所以,南聯盟大使館的事情便成為了中國人的痛處,就算過去了幾十年也依舊有人記得。當然,除了南聯盟大使館的事情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摩擦,96年的臺海危機,2016年美國和菲律賓一手炮制所謂的“南海仲裁案”。
再比如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中國的逐漸崛起而產生的“中國威脅論”,曾經一度影響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外交發展。
3、答案
經歷了38年之后,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過去,其實并不全是相安無事,中美之間的關系走向依據的不過是利益罷了,如果利益相同那就相安無事,如果利益相左,那就拔劍相向。
那么有人就要問了,那為什么前38年可以在求同存異也好,利益驅使也好的情況下保持整體的和平,在如今卻不行了呢?這個問題,或許美國的前總統奧巴馬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不得不承認,奧巴馬在任的那段時間可以說是中美相安無事的時間里最后的溫存,好在他是一個比較專注于發展本國的總統,所以中美之間的關系還算良好。
但自從2017年奧巴馬卸任總統之后,他就發現了中國的一個令人震驚的技能,擅長韜光養晦。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有能力之前絕不聲張和走漏半點風聲,最后驚艷所有人。
最能印證這一答案的就是在這38年間,中國悶頭發展經濟的壯舉。前有改革開放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現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后有加入WTO,與國際接軌,給經濟發展拓展了更大的舞臺。
特別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國的各種優點就被人發現了。首先就是巨大的人口市場優勢,過去人口眾多可能不會成為經濟的助力,但在接軌國際之后,我國的物美價廉的產品以及豐富的勞動力吸引了很多外商投資建廠,“世界工廠”的名號就此而來。
到了奧巴馬時期,中國已經憑借自己的優勢實現了與世界多國的經濟來往,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除此以外,軍事方面的發展也是如此。有了經濟的發展,國家財政狀況也快速向好,加上我國科研人員人才輩出的現狀,國防實力有了很大的增長。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韜光養晦的還是我國的外交事業。在這38年中,我國從只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國家建交的狀況變成了幾乎和每個國家都有外交關系,這一切除了是外交人員的努力之外,與我國逐漸發展的經濟和國防實力,以及逐漸提高的國際地位分不開。
然而,在美國人的眼中中國的崛起勢必會危及美國的霸權地位,所以從2011年奧巴馬宣布重返亞太開始到現在特朗普對華大打貿易戰,美國對華的態度就是一再打壓封鎖。
和平、合作、共贏,這三點始終是中國在國際上的座右銘,更無意想要和美國爭奪霸主地位,只想要過好自己的日子。
不過對于美國人來說似乎并不這么想,只能說利益還是中美關系發展中的底層邏輯。
參考資料:
中美關系史——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