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巧蓉 馬文霆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毋庸置疑,企業家肩負經營責任,最關注的肯定是業務發展,但正和島服務企業家這么多年,我們發現,在二代的教育和培養上,卻常令他們感到束手無策。
“現在的孩子物質條件好了,沒有上進的動力,沒自驅力也沒目標。”
“他們現在玩的游戲、谷子....我們都不懂,講道理他們也聽不進去。”
“AI時代到來,我們也不知道該怎么幫孩子做規劃,可能很多工作以后都不存在了。”
這些一代的心聲,也呈現出他們在商場上叱咤風云背后鮮為人知的一面,卻又和無數家長的心情如出一轍。基于這個背景,我們聯合專家在企二代的教育和培養上有些探索及思考。
一、企二代難以言說的痛
作為企業家二代,通常人們都說,他們有令人羨慕的爸爸媽媽,有光鮮亮麗的生活。但實際上,這也意味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壓力。
父母的成就,既是光環,也像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
這個倒很好理解,如果父輩生在這個年代,再重來一次不一定還能獲得現在的成就。同時長期奔波于滿足高期待、高要求的環境中,如果缺少正反饋,很容易失去自我認同感,反而陷入迷茫或逆反。
其實通往山頂的路不止一條,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堅定走下去,就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就像不少二代進入企業后,選擇的不是直接進入主業,而是做數智化、做自媒體、做品牌等開辟第二曲線,在自己擅長且比一代更有優勢的領域,做出成績后,再逐步接手主業。
當然接班并不是唯一選擇,也有非常多二代選擇了藝術人文、哲學、研究等領域,照樣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在沒有了生活壓力后,這些選擇反而更遵從本心,更是心中所愛。
而對于青少年二代來說,他們正處在探索自我和認知世界的啟蒙階段,越早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擅長和熱愛的方向,找到自己想攀登的高山、未來想走的路,就越早擁有自由的人生。
二、自驅力來源于哪里?
在調研的時候,希望孩子擁有自驅力,幾乎是一代對二代的至高期望。然而話題拋給二代,得到的回復卻是“為什么一定要有自驅力?”哈哈,問題壓根不成立。
然而緊接著說的一句話可能才是重點“遇到喜歡的事,我自然會去做”,所以自驅力并不來源于外力的“你讓我做”,而是由內而外的“我想要”。
所以對家長而言,更多的功夫可能需要用在如何幫助孩子找到他更愿意做的事、做的比別人更好、甚至更有天賦的地方。當孩子找到了天賦和熱愛的方向,自然會自發的愿意投入時間在上面,付出比別人更多的鉆研,自然更容易取得成績。
就像餃子導演一樣,從小酷愛繪畫,哪怕后面考入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學醫多年,但終究抵不過心中熱愛,還是棄醫投入自己最愛的動畫事業中,最終憑借《打,打個大西瓜》出圈,又憑借《哪吒》系列電影,創造了中國影史奇跡。
當然,成年人都知道,這份熱愛和篤定的含金量,也很難要求所有人都這么幸運在很早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天賦。我們要相信的是:每個孩子有自己的花期,總有一天會綻放,只是綻放的時間不同。
三、通過觀世界,塑造世界觀
人與人的差異,核心是認知的差異。
當前所有的困難,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更廣的人生維度上面,困難就不再是困難了。同樣的事物或觀點,普通人只能看見一個點,而有的人看見的是一個立方體。
馬云,淘寶網、阿里巴巴創始人。3次高考艱難過關,30歲創辦翻譯社,31歲創辦中國黃頁,39歲創辦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胡瑋煒,摩拜單車創始人。2014年創辦摩拜:“解決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2018年美團以27億美元全資收購摩拜單車,個人套現15億人民幣。
張旭豪,餓了么創始人。23歲在上海交大宿舍因“懶”不想下樓買飯,以此為動機創辦餓了么。2018年,阿里巴巴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么。
很多人都很好奇,那些頂尖企業家到底是怎么成長起來的?其實你去翻一翻他們的成長故事,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共性:他們很多人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商業,甚至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為什么?其實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從小的家庭環境和所處的圈層,給了他們“不同的眼界”和“更高的認知起點”。
比如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他們的家庭背景本身就有經商、做企業的氛圍,從小耳濡目染,思維方式自然跟別人不一樣。
還有馬云,他小時候認識了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朋友,不僅資助他上學,還帶他出國旅游、練英語,這對馬云來說,是徹底打開世界認知的一扇窗。
這些看起來偶然的際遇,背后其實是“高質量信息輸入”的結果。而這種認知的積累,在一個人長大后面對人生選擇、風險判斷、商業思維等方面,真的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企二代未來不一定需要接班,也不一定需要創業,但作為企業家的后代,面對家族資產的發展和傳承,不能對商業一竅不通,在青少年時期,就需要建立對商業的基本認知。要理解客戶需求和價值交換的商業本質,了解商業模式的底層邏輯,了解AI對未來世界運行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有機會也需要多走出去觀世界,去到歷史地理書本中的第一現場,理解為什么說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化;去到你理想的大學校園,和當地的同學、教授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維方式帶來的思想火花;去到海外名企的現場,近距離感受全球化的商業......
四、萬象少年成長營
萬象少年成長營,是基于以上對企業家青少年二代群體成長之痛的洞察,應運而生的產品。
我們希望打造一個“不一樣”的體驗。沒有“說教”,沒有“標準答案”,帶著青少年一起用腳步丈量世界,用換位參與社會,用實戰感受商業,答案不在終點,而是在路上。在不同體驗、向外探索的過程中,向內探求自己,找到心中熱愛篤定的方向,為之奔赴山海。
如果一定要用4點價值來闡述核心價值,大概是以下幾方面:
做了下調研,發現二代孩子最感興趣的是“24小時交換人生”,哈哈。當然這個交換是有條件范圍內的,如果提出想和宇航員交換體驗,恐怕我們也很難實現。
同時我們把成長營設為國內篇及海外篇,國內篇5天,海外英國站10天,沒有成果的學習很難說是有效學習。因此,我們設計了3條主線,貫穿始終直到最后結業:
當然,這些都有專業的導師教練全程護航,以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是純上課,不是純上課,不是純上課!大概每天踏踏實實坐著聽課的時間只有1/3,剩下的時間都在參訪、體驗、動手、teamwork中度過,會是一個好玩有趣的行程體驗。
聊了很多從產品設計角度的內容,可能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去哪兒,怎么安排。一張小海報大家可以簡單一窺(部分),更多詳細安排,歡迎您掃描下方二維碼,加我們微信來了解詳情。
排版| 正風| 正風輪值主編| 夏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