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向中國變相服軟一事,讓菲律賓破防了。當然,讓該國破防的不完全是“最大靠山”跟對手求和了,而是經過這件事,都沒人敢在南海“主持公道”了。事情是這樣的,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訪問柏林期間,向德國提出請求,愿意以菲德簽訂防務合作協議為條件,來換取德國在南海爭端上“主持公道”。結果,下一刻菲律賓方面就遭到了當面打臉。雖然說這次訪問,德菲之間一致同意加強防務關系并促進聯合活動。未來,兩國將會擴大合作范圍,包括網絡安全、國防裝備、后勤以及聯合國維和行動。
除此之外,兩國也承諾簽署國防合作協議,捍衛印太地區國際規則秩序。但讓菲律賓沒有想到的是,德國簽署的這一系列協議,僅僅是專注于維護基于規則的秩序,確保航行自由,保護貿易路線,壓根就沒有想著要跟自己一起,將“槍口”瞄準中國。面對特奧多羅所說的“菲律賓沒有挑釁中國,也沒有尋求戰爭,是中國非法、單方面試圖占有大部分南海地區”的言論,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卻表示,德國參與該地區事務不針對任何人。這簡單的一句話,等于是把菲律賓的幻想全打碎了。這說明什么?德國與菲律賓在國防領域的合作利益是要的,但替菲方到南海充當“保護傘”是不可能的。
一下子,菲律賓怎么能不破防?原本馬科斯當局對特奧多羅的訪德之旅寄予厚望,認為這將是在南海問題上把歐盟“拉下水”的好機會。畢竟新上臺不久的德國政府關注點主要在如何復蘇經濟,如何解決烏克蘭危機上。菲律賓就以為請德國參與所謂的“南海事務”,是可以通過條件交換達成的。誰知,德國新政府對此的應對方針是可以與菲律賓展開國防合作,卻不想卷入“地區事務”。
今后,菲律賓向德國購買艦艇、導彈、炮彈或其他武器裝備,德國自然是愿意做這個生意的,但再多的,就免談了。對此,不少人認為德國新政府是足夠清醒的,甚至卷入“地區事務”對德國沒有好處。但話說回來,在當下這個敏感的時刻,菲律賓去求德國來南海“主持公道”,簡直是正中“地雷”。現如今,連美國都向中國低頭服軟了,其他國家是有多不清醒,才會在這個時候去跟中國對著干?所以,菲律賓要怪,那就只能怪特朗普了,誰讓他向中國低頭的,都嚇到其他國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