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停下腳步,我們遲早會到達所期待的那個未來。
最近,有網友說感到一陣陣焦慮——隨著年齡變大,生活給予的空間越來越少,很多時候力不從心;朋友都結婚了,怎么自己連個對象都沒有……慢慢地,就好像被焦慮裹挾著,做每一件事的前提都是“我怕”,而不是“我想”,人變得越來越恐懼身邊未知的變化,害怕失去對生活的掌控。
01
焦慮不一定是壞事
事實上,焦慮跟喜怒哀樂一樣,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人類情緒,是人在特定場景下會體驗到的正常反應。在同樣的場景下,如果你感受到了焦慮,那換一個人放在這里,他同樣會感到焦慮。
有研究表明,適當的焦慮可以提高我們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所以,適度的焦慮不一定是壞事,相反,它可以在你學習和工作時推你一把。
02
你的焦慮可能來自過高的個人標準
嚴格要求自己不能算一件壞事,但有時候,完美主義也會帶來焦慮。
希望萬事萬物盡在掌握,不能坦然接受挫敗的心情,會不斷地化為慢性壓力,讓人變得焦慮。
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什么是完美的,正如沒有人不會出錯。
放輕松,80分的你,就是最棒的。
03
焦慮時,問自己一句“那又怎樣?”
人生中的大部分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因為除了生死,絕大部分問題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過去。考砸了,那又怎樣?失戀了,那又怎樣?……
當下所有過不去的坎,其實都是一種體驗。快樂是,傷心是,痛苦也是。雖然有些傷口會在你身上留下烙印,但它終將愈合,成為你的一部分,與當下的你一起,成為一個嶄新的自己。
所以,管它呢,既然無論發生什么都不影響我們享受溫暖的陽光與和煦的風,品嘗美味的食物,感受家人、朋友和小動物的溫暖,那又何必讓擔憂填滿我們原本該享受生活的時光呢?
04
不要著急,慢慢來
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才是人生常態,生活并不是一場消耗戰,它是循序漸進、細水長流的。仔細回憶一下吧,在我們的一生中,真正影響人生走向的選擇,其實并不多。我們要做的,其實不是時時刻刻緊繃自己,試圖走好每一步棋,解好每一道題,而是在春天認真播種,安靜等待秋天收獲,然后在余下的時間里,好好體味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時區。所以,其實不必焦慮急迫,不如輕盈一點,踮起自己的腳尖,如站云端,讓自己隨著清風搖擺。只要不停下腳步,我們遲早會到達所期待的那個未來。
來源丨新華社
北林發布
微信:beilinfabu
郵箱:blqwxb@163.com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舉報電話:0455-8315012
舉報郵箱:blqwxb@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