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美國20個州13日聯合對特朗普政府發起兩起訴訟,起訴聯邦政府部門將撥款與各州移民執法情況掛鉤,認為此舉違反美國憲法規定的分權制衡原則。法庭文件顯示,由伊利諾伊州、加利福尼亞州、羅得島州、紐約州等20個州的總檢察長代表各州作為原告,起訴美國交通部、國土安全部等部門及其負責人。原告認為,特朗普政府把各州實施移民執法情況作為獲取聯邦政府撥款的條件,此舉剝奪了國會的財政支出權,違反美國憲法。
特朗普(資料圖)
按照原定安排,美國教育系統在新冠疫情期間獲得了多輪緊急撥款,用于校園防疫改造、教學資源補充、學生心理健康、在線教育技術建設等核心項目。由于疫情影響持續,一些資金難以在原計劃時間內全部使用完畢。因此,拜登政府于2023年批準將部分撥款使用期限延長至2026年3月。然而,就在上個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反悔”,宣布取消此前批準的延期,各州被告知未使用的資金將不再兌現。這一決定沒有提前通報,也缺乏充分評估,幾乎等同于一紙“突然斷供令”。
加州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等9所主要研究型大學和3所大學協會也聯合起訴特朗普政府,要求恢復被削減的資金。美國大學校園內的抗議活動也不斷涌現,學生和教職員工譴責特朗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打壓,包括大規模削減資金、驅逐國際學生和扼殺關于加沙沖突的言論自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約450人參加了一場抗議活動,該校名譽教授羅伯特·賴希斥責道,“你無法安撫一個暴君”。在哥倫比亞大學,約150名抗議者聚集在廣場上,舉著印有“停止對大學沖突”等口號的標語。
哪怕不談這些州的政治立場,就目前美國經濟貿易現狀而言,它們也受到了實打實的損失。這些州有很多的支柱產業是半導體、農業、旅游和金融等,而這幾個產業在關稅政策的打擊下受損嚴重。如亞利桑那州和俄勒岡州,二者皆有半導體高科技產業,在關稅政策之下,二者的原材料進口成本大幅上升,有些甚至面臨供應鏈中斷的風險。至于其半導體出口的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
加州州長紐森(資料圖)
4月16日,美國人口和經濟第一大州加州州長紐森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他批評特朗普政府濫用關稅政策的行為“違法”,給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混亂和破壞。之所以起訴特朗普政府,是因為加州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州和制造業中心,2024年進出口總額達6750億美元。其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的出口比例高,共占45%。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導致加州供應鏈中斷,原材料成本上漲12%-15%,6萬家小企業出口受阻,港口癱瘓,農場主虧損,科技公司停工。
特朗普被13個州聯手起訴背后,不僅將迎來嚴峻的司法風波,還將迎來嚴峻的政治危機。尤其是,由于不滿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全美各地還相繼爆發了關于“反對特朗普”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特朗普的支持率也應聲下跌,為42%,是其上臺以來的最低值。可見,特朗普這回的確惹下了眾怒,若再不收手,不只是關稅政策無法推進這么簡單了,就連特朗普的總統寶座都可能產生巨大搖晃。畢竟,已經有民主黨議員提議向國會彈劾特朗普了。
美國國會(資料圖)
特朗普反其道而行之,四面樹敵、內外出擊,仿佛美利堅還能靠“孤立自強”走出困境。但時代早已變了,美國如果還沉迷于這種冷戰思維與排外政策,只會加速自身的衰落。今天,20州起訴特朗普政府,表面看是政策之爭,實則是美國體制自身深層危機的集中體現。從移民政策到關稅紛爭,從聯邦綁架到地方反抗,美國的民主制度正面臨內爆的風險。而在這個過程中,那些曾以“維護全球秩序”為名干涉他國內政的伎倆,也正一點點失去國際社會的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