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姐,本名黃楊鈿甜,十八線小演員,單純可愛的要命。
在參加完學校的成人禮后,她發了一組自拍照,配文:耳環是我媽媽的,超級好看。
好看確實是好看,但價格也好看。吃飽了沒事干的網友就按圖索驥,發現這副 格拉夫經典款耳環,售價高達 230 萬元。
這可把我們這些打工震驚到了。要知道花230萬買一幅耳環和買一輛 邁巴赫絕對不是一個概念。凈資產沒個上億的,誰會把230萬花在耳環上?
所以網友的好奇心就上來了。這黃小姐究竟啥家庭啊,戴個耳環就200萬,那說明家里這個價格的奢侈品也不止這一個吧,這得多高的身家才能支撐起這樣的消費啊。
然后網友就開始扒,結果還真扒出點意外。她爸爸黃某某曾是雅安公務員,據說2013年負責地震災后重建的招商引資對外招標工作,13年10月就豪擲500萬開了影視公司,15年辭職下海。
公司法人一開始是黃楊鈿甜舅舅,16年變成黃楊鈿甜媽媽,17年黃楊鈿甜的爸爸黃某某辭職,法人立刻又轉給了黃某某,實際控制人究竟是誰,已經相當明顯。
22年4月,全國疫情,黃某某又注冊了生物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核酸檢測試劑盒。網友們總結,一次地震一次疫情,黃家精準地抓住了每一次發國難財的機會。
一時間輿論沸然。5月15日,四川媒體聯系到黃某某原單位,對方表示,黃某某“已辭職8年,早就下海經商”,強調“家屬收入與單位無關”。
與此同時,網上輿論也發生了變數和反轉。不少網友指出,黃楊鈿甜所佩戴的耳環在部分細節上與正品有所出入,不排除是高仿之作。
而后耳環的官方品牌客服也加入了鑒定,對方表示,僅從網傳圖片無法判斷是否該品牌的產品。但內行的網友發現,黃小姐戴的耳環能明顯看到火彩,這是高檔寶石才有的特征。
隨后,黃某某發文回應,稱耳環非正品也非天價,其原單位回應說黃楊鈿甜爸爸所述基本屬實。目前,雅安市政府已經介入,市紀委監委回應,相關部門正在處理此事。
雖然黃父說這是仿品,但從邏輯上說不通,家里住著上億的豪宅,媽媽隨便一件手飾都數十萬級,會買一個百元的淘寶貨?而且再傻也不至于把一個假貨拿出來到處曬給人看吧。
不得不說,黃楊鈿甜也是年輕單純,不小心暴露了其家族之神秘,實力之強大。會不會像北京的董小姐一樣,“不上稱二兩重,一上稱千斤打不住”?
實事求是的說,該事件目前并沒有石錘,黃某某和當地相關部門的回應也算及時,但這并沒有消弭公眾的質疑——因為類似劇情上演太多次了!
而災后重建的善款流向、疫情企業的暴利來源、公職人員辭職經商的“旋轉門”……這些本該透明的環節,也是公眾關注的敏感點。
普通人只能從一副耳環、一條朋友圈拼湊真相。當制度監督總慢半拍,民間而從公職人員和高價奢侈品,就會自然會聯想到腐敗。
老百姓不是見不得別人有錢,是見不得朝延的賑災款成了他們家的百寶箱。說到底,公眾要的不是“耳環真假”,而是清清楚楚的答案:
當年災后重建的項目,是否存在利益輸送?黃某某下海經商,有沒有利用職務影響力?他的生物公司,如何迅速拿到資質并運營?
如果每次都要靠網友扒皮才能推動調查,如果每次通報都避重就輕,政府的公信力只會被一點點消磨殆盡。
奢侈品只是會貶值,但公眾的信任一旦碎了,就再也拼不回來了。
對話作者請添加微信:
Y2023-205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