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有潛力的城市,可能真是武漢!
武漢市近二十年發展進步很大,旅游景點很多,旅游資源很豐富,根據我去武漢市以外城市旅游發現,和查詢資料了解,目前,除北京名勝古跡比武漢市多外,其他城市各有優點,但是,我認為綜合來看,從城市建設環境,旅游景點,旅游資源屬武漢市最豐富,最多,最美麗。
1.
武漢城市科技感與歷史感并存,旅游景點與美食在一起,這樣的城市,不管是對本地而言還是對外地人而言,都是很合適的。
從國家定位解析來看,武漢是“中部地區中心城市”,沒有“重要”二字,說明是華中地區唯一的中心城市。其他省會城市都在所在地區前加了“重要”二字,說明是所在地區重要城市之一,不是“唯一”。
這已經說的非常清楚明確了。
簡單說就是:北京和上海是第一梯隊。廣州,天津、重慶和深圳是第二梯隊。武漢是第三梯隊。其他省會城市是第四梯隊。
打個比喻,武漢就像國家隊的替補隊員,或者說很像預備黨員一樣,進入國家隊只差“臨門一腳”。從地理位置看,中國東西南北都已經有了國家中心城市,唯獨中部空缺,武漢無疑就是在培養的國家中心城市。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武漢是最后一個出臺規劃的城市。
國家認定的中國五大國家級城市群:北—環渤海城市群,東—長三角城市群,南—大灣區城市群,西—成渝城市群,中—長江中游游城市群,東西南北四大城市群都已經有了國家中心城市,唯獨中部長江中游城市群空缺,武漢無疑就是在培養中的國家中心城市。
2.
最近又有消息傳來,說的是7部門聯合發布《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推出15項科技金融政策舉措,而其中就指出,重點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成渝地區、武漢、西安等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這里可以看得出來,北上廣這些都不用說了,必然的必然,而除了成渝地區之外,中部地區就一個,那就是武漢。
武漢在支持上,可以說是得天獨厚,或者說,其他的中部五個兄弟都沒有武漢這么“受寵”。
不過也不能嫉妒,人家確實是有這個實力。
比如說人家的科研實力方面,高校就有92所,大家知道的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輕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等,不是985就是211,在校大學生超130萬,不管是高校還是人才儲備,人家都是杠杠的。
還有科研機構91處,人家在光電子、生物醫藥、測繪遙感等多個方面都有突破,你說這科技金融方面的事情,不考慮武漢考慮誰呢?
再者,武漢的光谷這幾年也是飛起來了,單單是光谷的空軌都被外交部轉發了多少了,還有無人駕駛汽車,也是在武漢落地并運行的,而其他的地方,還在摸索。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生產力的保障,武漢不管是從人才、科研資源、教育資源等多個方面都有實力,這樣的城市,未來只能是飛起來!攔都攔不住的局面!
中部城市,武漢的實力已經是很明顯的。
不過武漢飛起來,估計到時候也會輻射到其他的幾個兄弟城市,屆時,希望中部都能夠飛起來吧!
先飛帶動后飛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