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在中東只待了3天,就輕松拿下數萬億美元的投資,可謂賺足了風頭。回國后,他在接受采訪時突然說:“我愿意去中國訪問,中美關系太重要了。”
這話一出,立馬引發熱議。那特朗普為什么突然想來中國?這背后到底有什么目的?其實,從他最近發的兩條社交媒體動態,就能看出端倪。
第一條:點名沃爾瑪別漲價,關稅自己扛
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點名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警告他們不準把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必須自己想辦法消化。
原來,之前有美國媒體爆料,沃爾瑪早就偷偷讓中國供應商開足馬力生產,還承諾“關稅問題不用你們操心,我們來解決”。結果呢?沃爾瑪所謂的“解決”,就是直接漲價,讓美國老百姓買單。特朗普一看,立馬怒了,直接公開喊話施壓。
第二條:逼美聯儲趕緊降息
特朗普又發了一條,炮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動作太慢,要求立刻降息。他這是想靠“印錢”,來緩解“關稅戰”對美國經濟的沖擊。
但美聯儲可不買賬,鮑威爾前幾天剛說:“現在不是降息的時候。”還警告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越來越大。
特朗普態度變了:從“甩鍋中國”到逼自己人
對比他一周前的發言,能發現一個明顯變化——他不再把所有問題都賴在中國頭上,而是開始逼美國企業和美聯儲想辦法。這說明他終于明白了一件事:對中國施壓根本沒用,中國不會像他想象的那樣低頭服軟。既然壓不動中國,就只能回頭逼自己人。
其實,特朗普有個最簡單的解決辦法。他現在最該做的,就是取消之前對中國加征的不合理關稅,尤其是因為“芬太尼問題”額外加的那部分。如果能直接把關稅從現在的30%降到10%,美國的經濟壓力就能大大緩解。
但問題是,他不敢這么干。因為全球還有70多個國家在盯著美國,如果他對中國讓步,這些國家立馬會跟著學,那他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就徹底破產了。最近,特朗普已經通知這70多個國家:“我們沒空一個個談判了,以后改寫信溝通。”這擺明了是談不下去,只能敷衍了事。
說白了,特朗普想訪華,主要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就是關稅戰打不下去了,美聯儲又不配合。他急需找個臺階下,但又不能顯得自己認輸,所以想親自來中國談,看看能不能找個“體面”的解決辦法。
而另一方面,就是美方最近對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格外"上心"。從5月12日到16日,短短五天時間里,美國方面就通過不同渠道連續三次向中方打聽"什么時候能放開稀土出口",急迫的心情藏都藏不住。
但中國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態度一直很明確:要談可以,但必須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別想著一邊打壓,一邊讓中國幫忙解圍。這場博弈,最終結果如何,還得看特朗普能不能放下架子,真正拿出誠意來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