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統計局公布了4月的全國房價數據,相當不咋的。
統計局的統計對象是全國70座中大型城市。
4月,70城的二手房價環比下跌0.4%。而上個月是環比下跌0.2%。這表明全國房價繼續陰跌,關鍵是,跌幅再次擴大。
樓市有「金三銀四」的說法。即3、4月份的樓市表現通常不錯。但實際卻是3月份還行,而4月份崩了,可謂「金三窮四」。
另外,盡管全國樓市仍未企穩,但最近半年一線城市已經出現了房價的回暖。
從2024年10月起,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環比變化分別為:
+0.4%(2024.10),+0.4%(2024.11)、+0.3%(2024.12)、+0.1%(2025.01),-0.1%(2025.02)、+0.3%(2025.03)。
大部分月份都是上漲,僅2025年2月份因春節等因素有所下跌。
但看4月份數據,一線城市的上漲勢頭止住了。4月份一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下跌0.2%。
總之,4月份的樓市表現不佳。
當然,樓市的數據,統計局這邊是最晚出來的。房企每個月甚至每周都會公布銷售額。4月樓市低于預期,已經是業內共識。
為什么我這里要重點說樓市呢。因為樓市對股市的影響,比中美貿易的影響大得多。
我就這么說吧。過去4年,中國減少的樓市銷售額(新房)相當于3個對美貿易額,現存的樓市銷售額相當于2個對美貿易額。
而且,樓市的消費鏈條很長。
買了新房子,往往還會有一系列衍生消費。比如搬家、裝修、買新家具,甚至還會考慮買新車。
買個200萬的房,后面的衍生消費可能還有20~50萬。
因此,樓市的實際影響比紙面上的數據要更大。
但我這里并不是要看空股市。而是給大家解釋,為何這兩天A股表現相對低迷。樓市可能才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最重要的是,此時反而要看到股市的機會。因為股市的走勢往往提前于數據。最近的例子就是中美貿易戰。
貿易戰剛爆發時,A股股價暴跌。
此后,雙方互加關稅,互放狠話,關系持續惡化,但此時股市表現并不差,反而是連續上漲。
等到上周,中美貿易談判出現重大利好,雙方同步削減關稅,股市盡管漲了,但也階段性見頂了。
由此可見,股市往往是帶著預期的,是超前于事情本身的。
很多時候,利空出盡是利好,利空后的下跌是買入的時機。
反過來,利好出盡是利空,利好后的上漲是賣出的時機。
回到樓市。
過去4年,A股表現不佳的核心原因是樓市泡沫的破滅。
中國2021年的商品房市場再加上背后的衍生消費,抵得上7~8個對美貿易額。
這些年,樓市消費被砍掉了60%~70%,自然對全社會的收入和就業帶來巨大沖擊,造成上市公司的利潤減少和股市估值的收縮,最終導致股價的下跌。
但就像芒格所言,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這種20年一遇的樓市泡沫破滅,有沒有可能,就是絕佳的買入機會。
當然,這話我在去年2700點說過很多次了。很多朋友各種不信,天天拿日本說事。我反駁了,但是沒有用。
現在來講,中國樓市并沒有企穩,還有貿易戰的沖擊,但股市也輕松回到了3300點。
這里面的原因很多。
比如,2700點的A股實在過于便宜,是利空出盡的點位。
而政策方向也出現了重大轉變,開始在內需消費上發力,也要求堅定穩定住股市。
另外,在樓市之外,中國的很多產品表現出了強競爭力。不僅是老生常談的汽車產業崛起,AI領域也開始和美帝并駕齊驅,現在連軍工也表現出了領先優勢。
不過,全國樓市依然在下探,這也使得A股難以表現出持續且強力的上漲。
但是,如果樓市遲早會觸底(畢竟最多也就歸零嘛,大家都不買了而已),你覺得屆時股市會怎么走?
我只能說兩點:
第一,A股一定會提前上漲,不會等樓市數據的完全驗證。
第二,現在的3300點都會是低位,未來是可遇不可求的。
最后,別說什么A股永遠3000點。事實上,滬指是失真的。A股其實是長期上漲的,即使近幾年面臨二十年一遇的樓市泡沫破滅危機。
下圖是成立最早的滬深300指數基金的走勢。2005年熊底底部凈值0.23,2024年熊市底部凈值1.33,現在1.65。
下圖是成立最早的中證500指數基金的走勢。2013年熊底底部凈值0.67,2024年熊市底部凈值1.27,現在1.60。
所以,我從不擔心A股上漲的問題。我只擔心在底部區域,能否克服恐慌情緒買入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