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 月 18 日),"‘榆’您想約" 媒體行活動走進陜西榆林王梁村,一場超有愛的捐贈儀式在這里舉行 —— 揚州送來的 5000 只鵝苗正式落戶當地雙城揚州鵝養殖示范基地啦!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可不簡單,未來將成為助力村集體增收、帶動老鄉致富的鄉村振興 "法寶",一起期待它們在黃土地上鬧出 "致富動靜" 吧!
下午,記者在雙城揚州鵝養殖示范基地內看見,一群毛茸茸的小黃鵝搖搖晃晃地探著腦袋,在暖棚里嬉戲覓食。據悉,這批5000只鵝苗來自揚州援陜農產品商貿有限公司捐贈,它們的父輩則是2024年從揚州跨越1300多公里落戶榆林的“先鋒部隊”,這批鵝苗也是標準的“鵝二代”。
據了解,依托榆林地區豐富的林草資源和揚州廣闊的鵝類食品消費市場,近年來,榆林施大力發展大鵝養殖產業。其中,2024年,雙城揚州鵝養殖示范基地通過揚州市對口幫扶橫山區聯絡組全程指導訂單養鵝、揚州公司訂單回購鵝肉的模式進行養殖,首次投放鵝苗5000只,進行試驗養殖,公司實現銷售65萬元,凈利潤達20萬元,帶動周邊群眾務工120人次,增加就業崗位2人,促進群眾實現務工收入8萬元。
今年60歲李生宏是養殖示范基地附近的村民,從去年開始在這里工作,他說,以往都是打零工,有時沒活就干不上,收入不穩定,如今每個月穩定收入在5000多元,非常滿意,當地百姓將“揚州鵝”親切地稱呼為“榆林大鵝”。
據介紹,雙城揚州鵝養殖示范基地總占地面積100余畝,投資100多萬元,基地運營采取“黨支部+基地+公司+農戶”模式,通過果園地、玉米地、苜蓿地套養揚州鵝的方式進行“循環示范試驗”養殖,揚州鵝有著除草節約成本,鵝糞還田助農,有機肥料增加土地營養,青貯玉米養鵝節約飼料成本等優勢。2025年,雙城揚州鵝養殖示范基地將通過“基地示范、公司運營、訂單供苗、保底銷售”的模式,在雙城揚州鵝養殖示范基地養殖揚州鵝6000只。同時,基地在原有模式上,進一步支持農戶自養,將養鵝產業向周邊村鎮進行推廣,進一步擴大養殖范圍,實現橫山區揚州鵝年產出規模達20萬只以上。
榆林市橫山區委常委、副區長、揚州市對口幫扶橫山區聯絡組組長金川介紹,揚州每年消費鵝數量約有8000萬只,陜北橫山的鵝不僅成活率高,鵝養得更加健壯,下一步,揚州將繼續引導當地延伸養鵝產業鏈條,逐步實現“育苗、養殖、屠宰、深加工、包裝、終端連鎖”的全產業鏈布局,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據了解,“榆林大鵝”產業已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新引擎。截至目前,該產業已在橫山區、綏德縣、吳堡縣、子洲縣等4個對口縣區成功推廣,共養殖“榆林大鵝”2.7萬只,出欄后全部運至揚州進行屠宰加工銷售,每只鵝的養殖純利潤達到30元左右。預計明年,榆林市鵝飼養量將突破20萬只,種鵝飼養量達到1.5萬只以上,鵝苗供應量超過25萬只;未來3-5年內,榆林市鵝飼養量有望達到100萬只,大鵝養殖屠宰加工及羽毛羽絨生產等全鏈條產業綜合產值可望超過20億元。
據悉,5月16日,“‘榆’您想約”媒體行活動在陜西榆林啟動,來自兩地省市媒體代表、網絡名人組成采訪團,開展為期3天的深度調研探訪,全景展現揚州與榆林對口協作的創新實踐與豐碩成果。(江蘇廣電揚州中心站記者/王澤坤 徐圓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