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購低價輪胎,陷阱重重
“客戶說我們店的輪胎太貴,自己在網上買了幾條,讓我給裝上,我一看,原來是穿越來的輪胎,這樣的輪胎能不便宜嗎!”輪胎店老板無奈地吐槽。
生產日期為26年第4周的輪胎
這類“穿越”輪胎屢見不鮮,其背后反映出的是部分消費者對輪胎知識的匱乏。許多車主在選購輪胎時,往往只關注價格,忽視品質,并誤以為輪胎越新鮮越好。然而,輪胎并非食品,其性能與生產日期并非絕對正相關。不法商家利用消費者追求“新鮮”的心理,篡改生產日期,將老舊輪胎偽裝成“新胎”銷售。
生產日期為29年第5周的輪胎
生產日期為29年第7周生產的輪胎
生產日期想加幾個加幾個
案例一:2024年6月,車主李先生在某魚平臺以2700元購買4條二手輪胎,商家聲稱“只跑了2000~3000公里,無任何損傷”。然而,李先生收貨后發現輪胎存在大量破損,且生產日期明顯經過翻新,與商家描述嚴重不符。
案例二:2022年,一車主在淘寶以700元購買2條大牌輪胎,收貨后發現輪胎外側涂有黑油,內側噴灑了白色涂料,且側面有裂痕。使用不到2個月后,輪胎無故漏氣,生產日期一摳就掉。
二、電商平臺的翻新胎黑產
據了解,電商平臺上充斥著大量二手輪胎,質量問題頻發,甚至被警方查處。例如,中策橡膠曾發現某電商平臺銷售大量假冒的朝陽輪胎,絕大部分來自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園洲鎮。該案告破時,現場抓獲造假工人10人,假冒朝陽輪胎32條,加工工具32條,活絡塊200多塊。物流單顯示,當年2月至9月,共計加工2萬條假輪胎,案值2000萬以上,主要通過淘寶、拼多多、微信等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
三、劣質輪胎的危害
劣質輪胎嚴重危及生命安全。媒體報道稱,一貨車司機從路邊購買了一條價格便宜的翻新輪胎,行駛途中車輛突然起火燃燒,整車貨物被燒毀,車主也殞命當場。經初步勘驗,起火源頭正是那只質量低劣的翻新輪胎。
更令人氣憤的是,安裝劣質假輪胎還會殃及他人。先前,溫州一修車工余某在修理一個非法翻新輪胎時,輪胎突然爆炸致其被炸死。其家屬將翻新輪胎的生產商、銷售商和送輪胎來修的客戶一并告上法庭,要求賠償261萬。
四、實體店的優勢:品質、服務與售后保障
盡管網上輪胎價格便宜,但許多消費者仍然選擇在實體輪胎店購買,原因在于:
實體店注重品質、信譽和服務:實體店賣一條輪胎就要維護一條,三包一條,力爭成為回頭客。賣假輪胎,一旦被發現,將失去顧客信任,生意難以為繼。
實體店提供專業的建議和售后服務:實體店有專業的輪胎師傅提供選胎建議,且在處理售后和三包服務上,更方便快捷有效。
實體店輪胎看得見、摸得著:實體店的輪胎“不化妝”、“不整容”,消費者可以直觀地檢查輪胎質量。
五、拒絕低價陷阱,選擇安全與保障
網購輪胎看似便宜,實則存在過期胎、翻新胎、改號胎、早產胎等諸多風險。輪胎安全無小事,關乎生命。建議廣大車主選擇正規實體店或品牌授權的網店購買輪胎,確保自身和他人的出行安全。同時,輪胎店也應拒絕為來歷不明的輪胎提供服務,共同維護市場秩序,保障輪胎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