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公務接待飯局,多少還留點“情面”,比如不讓上茅臺,大家就換成其他貴點的酒,菜可以不太鋪張,但來幾道大閘蟹、鮑魚刺身也沒人攔著
新規一錘定音:接待餐桌上直接不能上酒,哪怕是你自帶的,一滴也不行。不是說不能喝茅臺,是連酒精都別想碰。不僅酒被拿掉,菜也卡得死,不允許出現高檔菜肴,什么“鮑參翅肚”通通不能上。煙也徹底被請下桌,甭管你是中華還是硬盒利群,統統不準出現。這一次不是“勸導式”管理,是“執行式”堵死后路
其實從這些變化也能看出一個明顯的風向:公務接待的整體邏輯在變。從過去“低調享受”到現在“干脆不享”,從“別太夸張”到“別整花活”,這不是節儉那么簡單,是制度層面真正開始堵漏洞,切渠道
說完吃喝,再說用車。這次也順手把公務用車標準給換了。官方口徑是“應當采購國產車”,但其實業內都懂,“應當”基本就是“必須”
未來能上公務系統的車,全是國產牌子,合資和進口都別想了。更重要的是,鼓勵優先采購新能源車,意思也很明顯,政府要帶頭“種草”新能源,這么多訂單砸下去,新能源市場的需求又要被抬一波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這些規定來得正是時候。公務接待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本來就不該大吃大喝。現在連煙酒這些門面功夫都省了,至少說明上面的決心是動真格的。至于公車國產化,既省錢又支持民族企業,怎么看都是雙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