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剛透露想來中國,美國方面便主動歸還中國文物,釋放出什么信號?新的趨勢已經出現,中美是否能重新言歸于好?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愿意訪問中國,因為中美關系“至關重要”。這是特朗普開啟第二個任期以來,又一次親口表示自己想去中國。在中美剛剛達成貿易協議的背景下,這話看上去可不像是在開玩笑,特朗普似乎已向中國拋出橄欖枝,就等著中國對他發出正式邀請。而在他踏上訪華的專機之前,美國方面向中國釋放了另一個友善信號,一份寶貴的文物遠渡重洋回到了中國。
本月16號,一家美國博物館向中國國家文物局返還了戰國時期的文物子彈庫帛書,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出席了在當天上午舉行的交接儀式。謝鋒在發言時指出,這次文物回歸給中美人文交流和兩國友誼注入了正能量,更說明中美合作能辦成很多有利于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好事。很明顯,中國駐美大使通過出席這個活動向外界傳遞了信號,闡述了中美合作的前景,側面的呼吁美國政府與中國合作而非對抗。而美國民間主動返還中國文物的行為,也給特朗普政府打了個榜樣,挑明只要美國愿意和中國合作,中美關系自然能夠好起來。
事實上,從中美兩國達成先前的貿易協定開始,新的趨勢就已經出現了,中美雙方已從互相“斗氣式”的對抗,轉為偏向現實理性的對話。先前中美兩國達成的貿易協定,大幅砍掉了對彼此加征的關稅,在90天的時間里,雙方只保留10%的關稅,即使算上美國政府先前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對華加征的關稅,美國對華關稅總額也只有30%,這其實已經超出了市場的樂觀預期。在這個階段,中美經貿合作有望迅速恢復,雙方如此快的達成超出外界預期的貿易協定,再次展示出中美經貿合作對彼此的重要性,證明特朗普政府的脫鉤式關稅影響太大,要實際執行并不現實。現在,我們是否可以認為中美兩國的緊張對抗已告一段落,雙方有望握手言和呢?
從短期來看,美國政府已感受到脫鉤式關稅對美國經濟的沖擊,華盛頓大概率要采取措施和中國修復關系,主要是恢復兩國的一些經貿合作。換句話說,至少在短期內,中美關系將觸底回升。如果特朗普的訪華行程能夠成行,那么中美關系甚至可能迎來一個階段性的反彈,形成一個新的穩定狀態。但我們也必須指出,就算中美關系能夠回暖,那恐怕也只是暫時的,從中長期來看,兩國關系仍不樂觀。
在美國政界,遏華已經成為了一種戰略共識,美國政府總體上也傾向于削減與中國的經貿聯系。特朗普政府現在的經貿戰略,可能是想先讓一些敏感領域的合作脫鉤,保留一些民生領域的合作,然后逐步把供應鏈轉移到其他國家,在遠期徹底擺脫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除非美國未來能夠改變其對華認知,不再推進其遏華政策,否則中美關系就無法從根本上改善,兩國的經貿合作恐怕也很難長久。最后還是那句話,美國政府著實應該重新考慮其對華戰略認知,扭轉根深蒂固的對華偏見。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國,而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制造業生產國,兩國經貿本來是互補的,美國政府強行和中國脫鉤,無論是快著來還是慢著來,最終都不利于兩國,也不利于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