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5月12日,國防部長董軍應邀訪問法國期間與法國防部長勒科爾尼舉行會談。雙方就兩國兩軍關系、國際地區形勢和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就加強兩軍務實交流合作達成共識。會談前,勒科爾尼為董軍訪法舉行歡迎儀式,并陪同檢閱儀仗隊。
法國國防部長勒科爾尼(資料圖)
怎么來看這件事?首先,中國防長這次訪問法國也向外界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那就是中法兩軍關系持續向好。事實上,近年來中法兩軍的溝通交流基本上沒怎么斷過,例如去年4月,時任法軍太平洋海區司令丹迪涅訪華,中法兩軍建立戰區間合作對話機制;同年6月,中法兩軍在華舉行防務戰略磋商;另外,今年1月,解放軍南部戰區司令員吳亞男與法軍太平洋海區司令潘熱舉行了視頻通話。這些情況都在證明中法兩國軍事交流頻繁,軍事與安全關系正在不斷升溫。
今年是二戰勝利80周年,剛剛過去的5月8日則是“歐洲勝利日”。法國不僅是歐洲舉足輕重的大國,也是二戰中的重要國家,五常之一。中國防長在此之際訪法,是兩軍關系持續向好的信號。在國際新形勢下,隨著特朗普的上臺,美歐聯盟關系出現深刻裂痕,歐洲尤其是法國、英國等主要軍事大國,越來越重視安全、戰略上的自主。在如何處理俄烏沖突的問題上,面對美歐之間存在的顯著差異,歐洲大國愈加認識到中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
此次會談充分彰顯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一貫立場。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中國始終秉持客觀公正、勸和促談的態度,堅持不結盟原則,在俄烏之間保持中立,既不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因各國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差異,影響與其他國家的正常交流合作。法國在俄烏沖突中,為烏克蘭提供軍事裝備支持,并參與對俄經濟制裁。而中國則積極推動俄烏雙方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與法國的行動方式有所不同。但這并未阻礙中法之間在其他領域加強合作,此次防長會談就是最好的證明。
巴西總統盧拉(右)與智利總統鮑里奇(資料圖)
與此同時,北京的另一端,早已座無虛席:“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吸引了三十余國政要齊聚一堂。巴西總統盧拉再次重申,要與中國結建“牢不可破”的伙伴紐帶;哥倫比亞高調官宣加入“一帶一路”,要讓南北美交通大動脈搭上中國科技脈搏。“朋友圈”擴容背后,是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命運更加緊密的交織——不只是在數額驚人的基礎設施投資,還有互聯互通、金融與創新等多維合作。
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近日在北京舉行,這是在中拉論壇運行10周年這個重要節點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新華網國際看點》欄目連線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所長宋均營對本次會議進行解讀。他認為,會議意義重大,通過的《北京宣言》反映了雙方在雙邊、地區和國際形勢等方面具有高度共識,展現了雙方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堅定決心。未來3年,中拉雙方將推進的合作項目達100多項。可以說,這次會議的成果是沉甸甸的。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明明只是部長級別會議,三位外國領導人卻主動前來,分別是巴西總統盧拉、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和智利總統鮑里奇,硬生生的將會議規格拔到了一個新高度。那么這三位領導人為什么前來呢?一個不可不提的背景就是,中國在和美國的這一輪關稅戰中,并沒有讓美國的極限施壓得逞,甚至還逼得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沒有達到“撈錢”、“引鏈”兩大目的之前,就撤回了對華高額關稅。在中國已經開拓出來一條路的情況下,有想法的國家就會想加強和中國的聯系,向中國學習和靠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