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六一”兒童保護倡導暨“女童保護”十二周年活動中,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因其長期以來對女童保護公益項目的卓越貢獻,榮獲“愛心企業”稱號。
此次活動由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擔任指導單位,吸引了眾多公益機構代表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參與。
貴州省慈善聯合會會長、貴州省原副省長陳鳴明在開場致辭中強調,貴州省始終將兒童保護和發展作為重點關注領域,通過政策支持與社會力量協作,持續推進兒童權益保障工作。他對“女童保護”項目十二年來取得的成效表示高度認可,并呼吁更多社會力量加入到兒童保護事業中來。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會長闞麗君在發言中指出,兒童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基金會將繼續發揮平臺優勢,整合資源支持“女童保護”等公益項目,推動兒童防性侵教育與心理健康服務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她特別提到,通過與地方婦聯、教育部門的深度合作,“女童保護”已形成規模化、體系化的教育模式,未來將進一步強化科技賦能,提升兒童保護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女童保護項目發起人孫雪梅在活動中宣布發起“一起捐”公益行動,聯動愛心人士共同支持普及兒童和家長性安全教育知識項目。她表示,十二年來“女童保護”已覆蓋全國31省份,面對面授課超1195萬兒童,未來將重點關注AI時代下兒童網絡性暴力的新挑戰,通過分年齡段課程研發和跨區域聯防機制建設,筑牢兒童安全防線。
作為業內知名律所,圣運律師事務所自2013年“女童保護”項目發起以來,持續以專業力量賦能公益。2015年,圣運律所率先向女童保護基金捐贈10萬元,為項目的規模化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持。律所主任王有銀擔任女童保護基金法務部部長,多次出席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座談會,推動兒童防性侵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在2022年座談會上,王有銀呼吁法律人積極參與未成年人公益保護,通過個案推動法治進步,其倡議得到廣泛響應。
此外,圣運律所律師團隊充分發揮法律專長,為“女童保護”提供法律咨詢、文書審核等支持,并深入學校、社區開展普法宣講。2025年,律所進一步搭建合作平臺,組織律師志愿者參與分年齡段性安全健康教育課程的研發與實踐,將法律知識融入課堂,幫助兒童提升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郭媛媛、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等專家圍繞“AI時代下未成年人網絡性暴力的困境與對策”展開深入探討。郭媛媛建議構建全國性跨區域協同機制,推動法律、教育和保護制度全面更新;苑寧寧提出利用三級預防模式結合AI技術,加強對兒童色情內容的監測與攔截。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二級高級檢察官周海波表示,檢察機關將持續依法嚴懲性侵、拐賣等侵害兒童權益犯罪,強化司法救助與心理干預,通過“一站式”辦案機制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綜合保護。
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以“誠信、專業、以個案推動法治”為宗旨,深化與“女童保護”等公益項目的合作,通過法律培訓、公益訴訟等方式,為兒童保護事業提供更堅實的法律保障。正如王有銀主任所言:“公益不僅是一腔熱血,更要用專業造福社會。圣運律所將始終與社會各界攜手,為孩子們創造更安全、更美好的明天。”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標志著“女童保護”在兒童防性侵教育、法律倡導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未來,在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的共同努力下,兒童保護事業將不斷邁上新臺階,為守護祖國花朵的健康成長注入更強動力。(北青網法治)
由北青網法治研究院牽頭,中國商報“尚法新聞”、中國企業報企業合規與治理研究院、新黃河客戶端、指尖新聞等多家媒體聯合發起,“法度研究院”獨家支持的“公益普法熱線”正式上線運營。
“公益普法熱線”采取團隊輪流值班模式。公益普法律師團隊將依托北青網平臺,向社會公眾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解答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問題。
對于經濟困難或特殊群體,“公益普法熱線”的值班律師團將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幫助他們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