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高新區通安鎮保利時光雅苑小區架空層兒童空間內傳出陣陣歡聲笑語,達善社區黨委聯合轄區蘇科外附屬第二幼兒園舉辦的“善育慧童”幼兒公益課堂在此開展,趣味韻律操、創意手作……一系列活動收獲了小朋友們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通安鎮立足“一米高度”,依托轄區學校等資源,以兒童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兒童友好建設新思路,通過陣地建設、活動創新、機制完善和社會協同,構建起覆蓋全域的兒童友好服務體系,讓“兒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區治理的每個角落,為兒童成長注入更多溫暖與活力。
通安鎮始終將兒童安全與健康作為重點優先工作。在達善社區,消防科普活動“消防零距離 安全伴童行”通過模擬演練和知識講解,幫助青少年掌握火災逃生技能,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全鎮常態化開展“掃黃打非”主題宣傳,凈化兒童文化環境,并依托家庭醫生工作室舉辦健康義診與講座,形成“醫社聯動”的健康保障模式。此外,鎮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作為省級示范單位,提供心理疏導、教育培訓等服務,增強兒童抗壓能力與社會適應力,構建起“政府+社會”協同的關愛網絡。
通安鎮創新搭建兒童議事平臺,激發兒童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新街社區通過兒童議事會,征集到了增設游樂設施、綠化美化等建議,部分已納入社區改造計劃。達善社區成立了“小善家”兒童觀察團,17名兒童觀察員以“大手拉小手”形式參與公益行動,如監督社區環境、策劃活動等,真正實現“兒童視角”賦能治理。達善社區還聯合學校開展了“我心中的兒童友好社區”繪畫活動,78幅作品描繪出兒童對社區的期待,如滑梯廣場、睦鄰互助場景等,獲獎作品通過展覽傳遞了兒童心聲。
通安鎮注重公共空間的適兒化改造,在室外空間,華通六區打造了“棠果寶貝”品牌,以IP形象“棠棠”“果果”為標識,在悅嵐山花園等小區設置兒童友好打卡點,并繪制“兒童友好地圖”,完善戶外游樂設施。室內空間則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圖書館分館等,設立美術館、舞蹈室等功能區,滿足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需求。交通環境方面,增設“兒童友好斑馬線”“限速禁鳴”標識,并開通兒童友好公交專線,全方位保障兒童的出行安全。
通安鎮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形成了“幸福合伙人”機制。華通二區聯合學校、醫院、企業成立“幸福服務聯盟”,提供義診、義剪等服務;樹山村通過黨建共建引入農科院、物流企業,助力兒童教育及家庭增收。此外,“善治先鋒”紅色物業聯盟也聯動社區、志愿者,解決兒童活動空間改造等民生問題。
從消防安全到議事平臺,從空間改造到品牌創新,通安鎮以“兒童優先”理念為引領,將兒童友好建設融入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未來,通安鎮將繼續深化“家校社”聯動,探索更多兒童參與路徑,讓“一米高度”的視角持續點亮城市溫暖之光。
(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蒼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