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區教委、區衛生健康委、區婦聯等多部門加強聯動,以心理問題預防系統為主導、以心理輔導及危機干預系統為輔助、以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支持系統為保障,實現“課程實施—心理體檢—醫教結合—家校社協同”一體化,構建起家校社醫協同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推動全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提升。
一是開發積極心理品質課程,構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心理需求及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狀況開展調研,在此基礎上研發設計有針對性的課程,并進行試點教學,完善課程內容與形式,逐步形成涵蓋義務教育階段的積極心理品質課程。
課程分為“陽光心態”“積極樂觀”“心理韌性”“堅毅品質”四個主題,包括110節主題心理課、60節團體心理輔導課,并配套教師用書、學生讀本、優秀教師授課視頻等豐富的課程資源。2017年以來,約有3700人次接受心理課程專業師資培訓,并獲得積極心理品質課程教師資格。
二是探索“醫教結合”工作模式,實施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動態測評。依托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每年對全區4萬余名中小學生進行一次心理健康體檢,對心理健康問題做到早發現、早干預。第一階段對學校心理教師和班主任進行培訓,指導全體學生進行網上心理測試;第二階段對檢查出有可疑心理問題的學生,組織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進行一對一面訪和評估診斷,提出應對策略;最后為每一名學生出具網上篩查報告、面訪評估報告、應對建議與策略3份報告,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檔案。通過定期心理健康體檢,動態掌握學生個體和不同群體的心理變化趨勢,及時發現有潛在心理健康風險的學生群體,并進行必要和適宜的心理干預。
三是完善心理輔導與危機干預系統,實現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閉環管理。發揮學校主體作用,對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產生的心理困惑和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對難以解決的嚴重心理問題或危機事件,按規范流程上報區教委德育部門,由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協調專家對學生進行危機干預或轉介至醫院。
通過學校和區級兩個層面,從班級、學校心理輔導室、學校德育工作領導組、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到醫院,開展五級預防與干預,實現對全區學生心理健康“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閉環管理。5年來,僅區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站就為有需要的學生和家長提供免費心理輔導服務2500余人次。
四是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營造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環境。依托區社區學院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開展全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印發家庭教育指導手冊,組織咨詢指導,開發錄制課程資源,在“家教e社區”公眾號進行宣傳推廣,向家長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累計惠及60余萬個家庭;針對家庭教育的難點熱點問題,專門開發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短視頻平臺——“‘小孩不笨’家庭養育”小程序,引導家長樹立科學養育觀。
朝陽區探索建立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對學生進行全面關注,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內容全面覆蓋,管理部門、業務部門、學校、家庭、社會資源全面參與,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預防—輔導—干預”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顯著。檢查出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中,83%得到了及時干預;檢查出有重度抑郁障礙的學生中,95%以上得到了及時的門診治療或住院治療,大大減少了自殺等行為的發生。二是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提升。對參加積極心理品質課程的學生進行追蹤調查發現,同一批學生在2018—2020年期間的抑郁水平呈現顯著降低趨勢。三是教師、家長、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認可。心理課滿意度調查數據顯示,87.8%的學生喜歡學校的心理課,90%以上的學生認為心理課對自己有幫助或幫助很大,95%以上的班主任認為心理課對學生有效果,90%以上的家長認為心理課對自己的孩子有幫助。
(作者單位:北京市朝陽區教師發展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19日 第09版
作者:單洪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