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開到最大,頭頂像架著燒烤架,后座朋友的防曬霜都烤化了!”
上周末,朋友出去游玩租了輛帶全景天幕的電動車,本想體驗一下科技浪漫,結果卻被曬到懷疑人生,被迫“享受”了一把“日光浴”,于是全員無差別開啟了一場關于全景天幕的說話聲音無上限、說話內容無下限的吐槽。
無獨有偶,關于全景天幕的抱怨似乎充斥著網絡平臺。
用戶普遍反映,全景天幕在夏季高溫下如同“陽光放大鏡”。盡管車企宣稱玻璃可隔絕90%甚至99%以上紫外線,但紅外線熱輻射仍大量穿透玻璃,導致車內頂部溫度飆升,尤其是后排乘客的頭部如同被持續烘烤,這一痛點隨著即將到來的夏天,將會愈發嚴重。
顯然,這場荒誕的“日光浴”,正在撕開新能源汽車追求科技感的遮羞布,當車企用表格上的參數編織出未來想象時,用戶卻在為“基礎需求未被滿足”買單。是啊,說好的以用戶為中心呢,怎么成了以用戶的頭為中心開始燒烤了?
不適用的科技,不是好科技
5月8日,針對外界關注的隱藏式門把手安全問題,工信部發布《公開征集對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進行修訂。旋即,相關話題#工信部發文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便沖上熱搜。
這一熱點的背后,是隱藏式車門把手在市場應用過程中暴露出強度不足、識別操作難、斷電失效、夾手等問題。而上述問題帶來了潛在的逃生與救援風險,如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斷電現象,使電動式外門把手、電動式車門內把手失效,增大救援難度和及逃生阻礙。
正當大家對國家出手整治隱藏式門把手拍手稱快時,有業內人士轉發相關文章,并表示“隱藏式門把手還只算雞肋,勉力可忍,那暴露烈日之下、灼眼的全景玻璃天幕,真是厭惡至極!”
可見,大家對全景天幕的吐槽并不比隱藏式門把手來得少。
和隱藏式門把手一樣,隨著新能源賽道的快速發展,全景天幕憑借科技感的視覺效果,成為新能源汽車彰顯科技屬性的標配。從特斯拉Model 3到各種新能源汽車,全景天幕被使用的頻率和花樣越來越多。而憑借視覺沖擊,消費者在購車時會被這塊“透明的屋頂”吸引。
從設計角度看,全景天幕擴大了傳統汽車的空間感知。車頂厚度減少5-8cm,后排頭部空間增加3指以上;采光面積大幅度提升,配合無框車門設計,創造出類似太空艙的沉浸式體驗......這種創新,精準擊中了年輕群體對汽車走向未來的想象。
同時,車企也看重全景天幕背后的成本優勢。因為相比可開啟天窗,全景天幕減少了很多零部件數量,生產線裝配效率也能得到提升,甚至包括維修售后成本都能降低不少。這些優勢使得在新能源汽車同質化競爭加劇的當下,全景天幕成為差異化競爭的快捷通道,曾有車企人士直言:“這塊玻璃車頂能讓整車溢價提升5000元以上。”
但好看不代表好用。每當進入夏季,當紫外線穿透玻璃直射乘客頭頂,人們對這塊玻璃屋頂的焦慮癥便開始發作。公開資料顯示,玻璃的導熱系數(1.05 W/m·K)是傳統鋼板(48 W/m·K)的45倍,這意味著在夏季正午,車內頂部溫度甚至達到60℃以上。
同時,使用全景天幕,當波長315-400nm的UVA紫外線穿透率超過70%,長期暴露可能加速內飾老化;在特殊天氣下,雨滴撞擊玻璃頂產生的80分貝噪音遠超傳統車頂;而在緊急情況下,逃生通道的缺失更引發安全擔憂......
這些痛點同時催生出奇怪的消費現象:考慮到廠家的遮陽簾奇貴無比需要額外花錢購買,車主們不得不在電商平臺搶購遮陽簾,將自己手中的豪車裝扮成工地上的防曬棚。
升級體驗才是破局之道
與此同時,在真實用車場景中,全景天幕的短板被進一步放大。
對于專車司機而言,每天超過8小時暴露在玻璃頂下,皮膚灼傷風險正在提升;親子出行時,安全座椅中的幼兒不得不佩戴遮陽帽。更諷刺的是,某些車型為強化全景視野,竟取消了遮陽板設計,讓駕駛者在太陽直射下睜眼都難。
這些矛盾凸顯出產品設計思維的斷裂--工程師在實驗室測算的透光率、抗紫外線參數,與用戶實際感知存在巨大鴻溝。當車企用“防曬玻璃已阻擋99%紫外線”的宣傳話術應對用戶投訴時,卻回避了紅外線熱輻射才是體感灼熱的主因。
而隨著這些現象的不斷加劇,全景天幕這塊被寄予厚望的科技標簽,正演變為用戶體驗的阿喀琉斯之踵,車企很難不尷尬。
但科技不應該是體驗的敵人,能夠優化體驗的科技才是好科技。因此,體現在全景天幕上的科技創新和用戶體驗之間矛盾需要被解決。
短期來看,包括物理遮陽簾、EC電致變色玻璃和冷光膜等技術改良已初見成效。這些技術體現在如可拆卸設計、多檔調節和降低輻射上,它們在短期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用戶這個夏天的“日光浴”體驗。
所以,從更長期來看,深層的變革應發生在設計源頭。
有車企采用可變透光率天幕,能根據太陽高度角自動調節遮光區域;也有車企申請的“分區控溫”專利,通過天幕夾層中的微型半導體實現精準溫控。但這些一方面只存在部分車企很難涉及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另一方面也需要時間升級技術和優化體驗。
因此,和隱藏式門把手一樣,全景天幕或許也應該從政策層面建立新標準。mip.kpjkl.cn
mip.vmqoq.cn
mip.nxydb.cn
mip.rezjt.cn
mip.simbz.cn
現行《汽車玻璃遮陽膜行業標準》主要針對側窗,對頂棚玻璃的紫外線阻隔率、可見光透射比等關鍵指標缺乏強制規范。而參考建筑幕墻標準中關于熱工性能的認證體系,或能推動汽車天幕進入新的階段。
行文至此,筆者想表達的是,汽車科技的進化史,本質是人性化需求的勝利史。無論是從馬車到敞篷車,還是從空調到座椅加熱,每一次的技術突破都在重新定義舒適和優化體驗的邊界,不管是隱藏式門把手還是全景天幕,都不應該成為用車體驗的敵人。mip.rzhrf.cn
mip.rcqwe.cn
mip.exnhh.cn
mip.fkqzg.cn
mip.zznim.cn
全景天幕的困境也提醒著全行業,真正的創新不是用表格上的科技參數來“傷害”用戶,而是真的做到以用戶為中心,跟著需求做創新,讓實際優化的體驗給到用戶。在未來的某個夏天,當用戶能在通透的玻璃頂下感受微風拂面卻不懼烈日時,這才是科技真正進步后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