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12歲成為孤兒的人,通過2次婚姻帶來的資本,組建了10萬雇傭軍,建立了自己的公國,成為了僅次于皇帝的第二位人物。
可世間事物似乎都有規律一般,他在自己的領地獨斷專行,蠻橫暴虐,麾下的10萬雇傭軍只知有他,不知有皇帝。
最終,皇帝震怒,一紙密令將他打成“叛國者”,剝奪了他所有的職務,將他的頭顱懸掛在了城門。
他就是神圣羅馬帝國最具有影響力的軍閥——阿爾布雷希特-馮-華倫斯坦。
1.
1583年,華倫斯坦在波西米亞東北部的赫梅日采出生,也就是現在的捷克。
他的家族屬于瓦爾德斯坦家族的分支,雖然在當時的波西米亞算不上什么顯赫家族,但是也擁有著不少的土地和影響力,算得上是一個小貴族。
華倫斯坦的母親也是出生于貴族家族,但不幸的是,在華倫斯坦出生沒多久后,她就去世了,留下了華倫斯坦和他的父親相依為命。
華倫斯坦的父親是威廉-華倫斯坦,他當時是赫梅日采的莊園主,有著一大片土地和工人,因此,父子兩人在經濟方面完全沒什么問題。
后來,他的父親也去世了,留下了華倫斯坦獨自一人。一夜之間,華倫斯坦由地主的兒子成為了孤兒,
當時,他剛好12歲,還沒有成年,既沒有辦法打理莊園,也沒有辦法照顧自己。
于是,他被送到了舅舅海因里希-斯拉瓦塔的家里撫養,在舅舅的家里,他待了整整5年。5年后,他背著包裹,獨自一人去了意大利帕多瓦大學學習軍事科學、法律等課程。
1604年,21歲的華倫斯坦從帕多瓦大學畢業。畢業后,他沒有絲毫的猶豫,加入了神圣羅馬帝國的軍隊。
在神圣羅馬帝國軍隊服役的期間,華倫斯坦先是參與了鎮壓匈牙利貴族的叛亂,接著,又被派往邊境,參與了與奧斯曼帝國的邊境戰爭。
這兩場戰爭,讓華倫斯坦褪去了學生的稚嫩,浸染了士兵的剛強。“文武集一身”的氣質和才能,讓華倫斯坦迅速從士兵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高層的賞識。
兩年后,華倫斯坦被調到摩拉維亞總督的府邸,成為了摩拉維亞總督的貼身侍從,算是一只腳正式踏進了宮廷高層的圈子。
可是,此時的華倫斯坦無論與宮廷高層的人物站得有多近,他始終還是一個侍從。這個身份讓他無法真正地躋身上層社會,走進權力核心。
自古以來,跨越階層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只有一種,那就是婚姻!
華倫斯坦對此也深信不疑。恰好,當時的華倫斯坦正值青春,26歲的他帥氣又迷人,摩拉維亞有不少貴婦人對他垂涎已久,其中就有比他大了將近20多歲的寡婦盧克蕾提亞-妮科索娃。
盧克蕾提亞是當時摩拉維亞的頂尖貴族,她前夫去世后,她繼承了前夫所有的家產,其中包括弗羅伊登塔爾在內的多處領地,可謂是既有身份又有錢。
于是,26歲的華倫斯坦選中了她,回應了她的愛意,兩人也因此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這是華倫斯坦的第一次婚姻!
在這次婚姻中,華倫斯坦獲得了摩拉維亞和西里西亞地區的多處土地,加起來約有500平方公里。這些土地一年的收入高達7000塔勒。
他一邊用這筆財富購買土地、投資銀礦,一邊跟著妻子盧克蕾提亞出入上層社會,結交各界名流,認識了不少處于權力核心的大人物。
五年后,大他20多歲的這位第一任妻子盧克蕾提亞離開了人世,之前盧克蕾提亞名下所有的領地和遺產,也順理成章的被華倫斯坦繼承,他也由此成為了摩拉維亞的頂尖富豪。
有了雄厚的財富支撐后,華倫斯坦便有了與宮廷的大人物談話的資本。這位大人物就是皇帝斐迪南二世的親信兼宮廷顧問——哈拉赫。
這也迎來了他的第二次婚姻。
1623年,40歲的華倫斯坦迎娶了哈拉赫的女兒——伊莎貝拉-哈拉赫。
當時的伊莎貝拉只有19歲,華倫斯坦比她大了21歲。而且19歲的伊莎貝拉嫁過來時,還帶了不少的嫁妝,其中就有波西米亞北部的賴興貝格等多處領地。
這又讓華倫斯坦的財富膨脹了一圈,同時也讓他走進了權利的核心,接觸到了皇帝斐迪南二世。
當時的斐迪南二世,正為帝國財政不足和外部的起義而發愁,華倫斯坦出現后,便直接向斐迪南二世提議,由他自己掏腰包,幫斐迪南二世打造一支能征善戰的雇傭軍。
斐迪南二世聽聞此話,心里樂開了花,真是想什么來什么!于是便當即任命華倫斯坦為帝國軍隊總司令,封“弗里德蘭公爵”。
1625年,華倫斯坦用2次婚姻積累下來的財富,在自己的領地頒布了組建雇傭軍的招募令。
一時間,來自愛爾蘭、蘇格蘭、克羅地亞等地的職業軍人,還有那些生活貧困的農民及破產的商人,全都一股腦兒的跑到了華倫斯坦的領地,加入了他組建的雇傭軍當中。
初期,華倫斯坦只招募到了2.4萬人左右,可到1627年的時候,他組建的這支雇傭軍人數已經超過了10萬,成為了歐洲當時規模最大的私人軍隊,而華倫斯坦也成為了神圣羅馬帝國最大的軍閥,地位僅次于皇帝斐迪南二世。
不過,此時的斐迪南二世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那份欣喜,有的全是擔心和猜疑,因為華倫斯坦的10萬雇傭軍,已經對他的皇權構成了威脅!
2.
1632年,巴伐利亞公爵聯合其他幾位地方諸侯,向皇帝斐迪南二世發起了彈劾,彈劾的對象正是華倫斯坦。
原因是華倫斯坦自從受命組建雇傭軍后,就琢磨出了“貢獻金”制度:他允許雇傭軍在沒有繳納貢獻金的地區可以自由掠奪。
這一制度極大的刺激了軍隊的士氣,也讓他的雇傭軍越打越多、越打越多。可同時,這一制度也損害了其他諸侯的利益。
為避免華倫斯坦的雇傭軍掠奪自己的地區,這些諸侯只能被迫給華倫斯坦繳納高額的貢獻金,且不能斷供。
久而久之,華倫斯坦和他的貢獻金制度就成了諸侯們的“心病”。同樣也是斐迪南二世的“心病”。
不過,與他們不同的是,斐迪南二世痛恨的是華倫斯坦的專權!
華倫斯坦自從組建了10萬雇傭軍后,便將自己控制的弗里德蘭公國打造成了一個獨立王國,不僅擁有著鑄幣權,還有自成一體的稅收體系和外交網絡,再加上通過貢獻金自籌軍費這些措施,已經明顯的表達出了他要脫離斐迪南二世的掌控,自立王朝的意圖。
這讓皇帝斐迪南二世怎能容忍?
恰好,此時,又一則消息傳到了斐迪南二世的耳中:華倫斯坦正在與瑞典將領阿尼姆秘密談判,想通過停戰來保存實力。
這一下直接戳中了斐迪南二世的肺管子,惹得這個皇帝震怒,他的王國正在和瑞典作戰,可華倫斯坦未經他批準,就敢擅自跑去和瑞典將領和談,這對他和他的王國來說,就是不折不扣的背叛!
1634年,斐迪南二世在維也納宮廷會議上簽署密令:剝奪華倫斯坦的一切職務,宣布其為“叛國者”。
為防止華倫斯坦不聽皇帝命令,集兵反攻,斐迪南二世還在密令上許下赦免和獎勵的承諾,要求華倫斯坦旗下的帝國軍官效忠于皇帝,并授權這些帝國軍官“就地逮捕或處死”的權利。
在下達這條密令后,斐迪南二世仍不放心,于是又派出密使去收買華倫斯坦的衛隊長和另外兩名軍官,要求他們刺殺華倫斯坦。
不過,此時的華倫斯坦已經察覺到了危險,為防止最壞的情況出現,他率領親信部隊退守到了比爾森,并且準備召集兵力等待反攻。
可這時,皇帝斐迪南二世的密令已經到了他旗下各個軍官的手中,多數軍官因為皇帝的承諾和赦免,選擇了臨陣倒戈。
無奈,華倫斯坦只能帶著幾名心腹和千余名衛隊,被迫逃往埃格爾城堡。可是,斐迪南二世派出的密使,已經聯系上了華倫斯坦的衛隊長沃爾特-德弗羅,并且達成了協議。
此時,沃爾特-德弗羅就在華倫斯坦的衛隊里。
1634年,華倫斯坦逃到埃格爾城堡后,痛風發作,被迫躺在床上休息。深夜,衛隊長沃爾特-德弗羅突然發難,先是悄悄擊殺了華倫斯坦的兩名親信,隨后,他帶領士兵沖入華倫斯坦所在的臥室,沒等華倫斯坦驚醒,就用長戟刺穿了華倫斯坦的胸膛。
至此,神圣羅馬帝國的一代軍閥落下帷幕,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華倫斯坦被刺殺后,刺客將他的頭顱割下,送到了皇帝斐迪南二世的手中。斐迪南二世隨即便命人將頭顱掛在布拉格老城橋塔,這一掛就掛了整整三年。
之后,斐迪南二世沒收了華倫斯坦所有的領地和家產,并將他的女兒瑪麗亞-伊麗莎白軟禁。
結語:
都說歷史是一面鏡子,可歷史上,卻有著太多的人都走了相同的路!華倫斯坦、藍玉、年羹堯等等,前者的下場似乎從來都沒有給后者帶來警醒,這究竟是權力帶來的欲望太大?還是說注定的命運永遠無法被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