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尹婧 肖晶晶
在濰坊這座以風箏聞名世界的城市里,另一條“風箏線”正牽引著職業教育和產業經濟比翼齊飛。這便是濰坊市以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為契機,探索出的產教融合“濰坊模式”。
近年來,濰坊市充分發揮部省共建濰坊職教高地的基礎和優勢,圍繞服務濰坊經濟社會發展,通過探索“平臺+學校+技術領先企業+服務型組織”的生態合作模式,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改革。2022年和2023年,先后被評為省級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和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從“破題”到“攻堅”再到“躍升”,濰坊產教融合的創新發展之路展現出清晰的演進脈絡。
“四鏈融合”破題。濰坊市通過建立“四鏈融合”工作機制、建立校企對話常態活動機制、研發線上服務功能平臺,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產教融合服務體系。多部門緊密合作,構建了以人才鏈為引領,優化教育鏈、激活創新鏈、服務產業鏈的“四鏈融合”工作機制。在此基礎上,濰坊市創新性地研發了濰坊市產教融合服務平臺。截至目前,平臺入駐企業4352家、院校191所,提供各類服務2000多次,實現了企業、院校與政府部門之間的無縫對接,提高了產教融合效率。
重點項目攻堅。通過加大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力度、強化產教融合實踐基地建設、推進混合所有制辦學等措施,濰坊不斷激發產教融合的內生活力。目前,濰坊已有70家企業入選山東省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庫,歌爾股份有限公司入選首批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全市持續推進校企共建協同育人基地,建有校內外實踐中心、實訓基地1200余個。濰坊市在混合制辦學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探索出了多種“山海模式”“山化模式”“豪邁模式”等創新性的辦學模式,為全國混合所有制學校辦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產教量質躍升。濰坊市通過做好頂層設計、完善督導激勵機制,全力推進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培育產業學院101個,其中“雙一流”高校共建產業學院2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15個、市級現代產業學院50個;24個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項目入圍省級建設名單,其中2個項目入圍全國首批計劃,數量居全省首位。實現了駐濰高校、“十強產業”和縣(市、區)內校企共建產業學院全覆蓋。運用督導評價杠桿,2024年建立起產業學院的動態評價、淘汰管理制度,加快推動產業學院建設。連續舉辦3屆濰坊產教融合論壇暨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經驗交流會,總結交流辦學經驗。扎實落實產業學院建設獎補、生均經費補助激勵制度。3年來,市級落實獎補1600余萬元,撬動4億元社會資金投入職業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