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實現中國外首例重稀土商業化生產,打破我國壟斷。美沙合作布局稀土全產業鏈,推動西方供應鏈自主化。多國加速開發稀土資源及回收技術,預測我國全球份額10年后或從現在的62%降至28%。西方利用我們收緊出口重塑稀土格局,削弱我國主導地位,應引起我們警惕!
三郎一直認為,將稀土產品作為貿易戰的工具,日益收緊稀土產品的出口,非常容易導致西方建立獨立于我們的稀土供應鏈,從而堵死我們稀土出口之路。但這一觀點很少被人接受。因為大多數人根據媒體、自媒體的宣稱,認為其他國家雖然有稀土礦,但稀土精煉技術掌握在我們這,西方縱使有錢、有稀土礦,但沒有精煉技術,所以稀土可以成為我們卡西方脖子的貿易工具。
只有少數中國研究人員和三郎一樣,深知其實我們的稀土精煉技術大多來自于西方,西方一直依賴我們供應稀土精煉產品,根本不是技術問題,只是環保問題。
這不,最近西方控制、構建稀土產業鏈的新聞較多,意味著西方稀土產業鏈已經完成了初步布局,進入一邊產出精煉稀土產品,一邊搶占稀土礦產資源階段了。
一、萊納斯公司已生產出氧化鏑,6月將生產鋱。三年后,澳大利亞將與中國競爭,成為主要的稀土供應國之一。
上周五,《澳大利亞礦業》報道稱,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Lynas Rare Earths)宣布,在馬來西亞生產出氧化鏑,標志著全球首次有企業在中國之外實現重稀土的商業化分離生產,打破了中國長期主導的格局。
萊納斯公司周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其位于馬來西亞的新工廠成功生產了氧化鏑,為客戶首次提供了一個中國之外的供應來源。該公司還宣稱,將于6月生產另一種稀土精煉產品——鋱(terbium)。
公司首席執行官阿曼達·拉卡茲(Amanda Lacaze)表示:“萊納斯現在是全球唯一一家在中國境外商業化生產分離重稀土產品的公司” 。她表示,這是提升西方稀土供應鏈韌性的重要一步,并為西方客戶提供了從中國以外供應商采購產品的選擇。
為了削弱中國的主導地位,白宮已與萊納斯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2.58億美元的合同,用于在德克薩斯州建設一個新的冶煉廠。
萊納斯目前在西澳大利亞運營著Mt Weld稀土礦,并在馬來西亞擁有加工廠。
澳大利亞擁有大量稀土儲量,隨著中國開始限制其出口,西方資本競相投資澳大利亞稀土產業,推動澳大利亞在數年后快速成為全球主要的稀土礦和精煉稀土產品的生產國之一。
一名稀土領域的投資人士預測,三年后,澳大利亞將成為全世界主要的稀土供應國之一,將與中國競爭。他還稱澳大利亞會成為稀土出口領域的"沙特阿拉伯"。
二、美國和沙特聯手,在中東建立從礦山到磁鐵的稀土價值鏈。
近日,《日經亞洲》報道稱,MP Materials 與馬亞頓(Ma’aden) 聯手在中東建立從礦山到磁鐵的稀土價值鏈。
在上周特朗普出訪中東期間,美國稀土采礦和磁性材料公司 MP 材料公司與沙特阿拉伯礦業公司馬亞頓簽署了一項協議,以建立橫跨北美和中東的從礦山到磁鐵的一體化的完全稀土供應鏈。這反映了兩國政府對確保關鍵礦產供應鏈的渴望。
在利雅得舉行的2025年美國-沙特投資論壇期間簽署的這項協議,標志著美國朝著為 21 世紀技術所必需的采礦、精煉和制造永磁稀土磁體創建安全的端到端供應鏈邁出了重要一步。
馬亞頓是中東最大的礦業公司,也是全球十大礦業公司之一。馬亞頓與MP材料公司合作,降低風險推進沙特阿拉伯的潛在稀土項目,并建立該國下游磁體制造的能力。
由釹和鐠等稀土元素制成的永磁體對于一系列高科技和清潔能源應用至關重要,包括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機器人和航空航天系統。
MP材料公司正在美國建立完整的從礦山到磁鐵的稀土供應鏈,其中包括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世界級 Mountain Pass 礦和位于德克薩斯州的金屬和磁鐵制造工廠,為合作伙伴關系帶來了稀土供應鏈專業知識。
MP材料公司與馬亞頓的合作是在MP材料公司宣布停止從旗下Mountain Pass向中國運送稀土精礦后不久進行的,這是打破中美稀土供應鏈主環節的重大進展。
隨著 MP材料公司繼續在美國建立完全整合的稀土磁鐵供應鏈,與 馬亞頓的合作為利用沙特阿拉伯具有競爭力的能源、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戰略位置、金融資源和采礦雄心提供了機會,以重塑一個擴大和更多元化的完全整合的稀土供應鏈,與中東地區建立聯系。
馬亞頓經營著 17 個礦山,到 2024 年向 55 個國家出口礦產。
MP 材料公司經營著美國唯一的商業規模稀土礦和加工廠,帶來了幫助沙特阿拉伯成為該領域主要參與者所需的技術專長和工業規模。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除了馬亞頓-MP材料公司交易外,美國和沙特官員還推進了一項價值 90 億美元的關鍵礦產計劃,該計劃允許Grand Mines Mining LLC在沙特阿拉伯和非洲勘探鋰、鈷和稀土,未來將出口到美國。
三、但有海外稀土專家稱,隨著西方稀土供應鏈的沖擊,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可能會從62%下降到28%。
去年3月,坐擁世界第二大稀土儲量的蒙古,宣布與美方簽署高達3100萬噸稀土的合同。為達成協議,蒙古國首相還公開了訪美,就稀土資源開發與美國展開磋商。
3月17日,《回聲報》報道稱,法國卡雷斯特(Carester)這個新興企業當天在里昂舉行稀土回收工廠奠基儀式,日本和法國計劃分別投資1億多歐元建設這家回收稀土的企業,計劃在今年全面投入運營,每年可回收800噸磁體,生產620噸稀土氧化物,約占全球稀土產量的15%,為電動汽車和風力發電等提供新的能源原材料。這個規模的稀土回收工廠目前的規模全球最大。
《回聲報》稱,除了中國外,世界其他國家沒有類似如此大規模工廠,本次興建該稀土回收公司,也是為了減少對進口中國稀土依賴。
前不久,美國和烏克蘭簽署的礦產協議中,核心內容就是美國投資開發烏克蘭的稀土礦產。
報道稱,中國目前是世界主要稀土供應國,占全球90%以上。但由于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相關限制措施,美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沙特等國主導的服務于西方需求的稀土供應鏈正在快速構建。
《金融時報》稱,雖然目前中國控制著全球大約 90% 的稀土分離和加工能力,但隨著西方企業在澳大利亞、非洲、格陵蘭島和烏克蘭建立新的采礦業務,以及MP材料公司、馬亞頓公司成功量產了稀土精煉產品,到 2035年,中國在稀土礦產領域的主導地位可能會從62%下降到28%。這一預測可能對全球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
與此同時,在全球供應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歐洲正在加緊努力確保關鍵礦產的安全。在美國,特朗普通過一項旨在加強國內關鍵礦產開發的新行政命令動用了緊急權力。隨著各國減少監管壁壘以滿足對這些重要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全球采礦格局正在經歷變革性轉變。
【作者:徐三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