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戰爭時期,我軍有彭劉林徐粟五位公認名將,軍事才能得到大家公認。
1、彭老總
從紅軍時期到抗美援朝,我軍唯一打滿全場的名將。
紅軍時期,平江起義拉起紅5軍隊伍,后來發展為紅3軍團。在紅一方面軍,彭老總的紅3軍團是兩個鐵拳之一,最擅長打硬仗,曾經攻占長沙,創下我軍攻占省城紀錄。
抗戰時期,指揮八路軍全軍作戰,百團大戰威震國內外。
解放戰爭,指揮兵力最少的西北野戰軍,三戰三捷扭轉陜北局勢。后來帶領一野解放大西北,打垮了馬家軍。
抗美援朝臨危受命,指揮百萬大軍與美軍作戰,把對手逼到了談判桌前,成為世界名將。
2、劉帥
解放軍的軍神,軍事理論家。
參加革命前就是川軍名將,南昌起義時擔任參謀長。南昌起義后,到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回國后擔任紅軍參謀長。長征時,帶領紅軍先遣隊突破烏江,智取遵義,保障全軍渡過天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
抗戰時期,將129師打造成我軍一支勁旅,在八路軍3個師中戰績最大。
解放戰爭,取得定陶、巨野等一系列戰役勝利,挺進大別山,首先進行戰略反攻。指揮二野進軍大西南,成都戰役殲敵90萬人。
3、林帥
紅軍時期,我軍成長最快的將領,統帥最精銳的紅4軍、紅1軍團。歷次反圍剿中,指揮所部擔任主攻任務,成為紅一方面軍能征善戰的高級指揮員。
抗戰時期,打出了八路軍第一場勝仗平型關大捷,振奮全國人民抗戰信心。
解放戰爭,擔負起東北戰場重任,將10多萬各根據地抽調的精銳部隊發為百萬大軍。四野成為兵力最多、武器最精良的野戰軍,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橫掃國軍,從東北一直打到最南端的海南島。
4、徐帥
紅軍時期殲敵最多,成為最年輕方面軍主帥。
將幾百人的農民游擊隊,發展為幾千人的主力師,三戰三捷三擴編。無論是在鄂豫皖還是川陜根據地,都取得接連勝利,反六路圍攻創下紅軍時期殲敵紀錄。
抗戰時期,歷任129師副師長、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因傷病休養多年。
解放戰爭,將劉鄧大軍留下的二線部隊組織起來,邊訓練邊作戰,打敗了閻錫山10多萬正規軍,指揮了多場經典戰役。
5、粟大將
紅軍時期歷經磨難,抗戰以后才能開始爆發。
紅軍時期多次負傷,在多支紅軍部隊任職。紅10軍團失敗后,3年游擊戰爭中鍛煉出卓越指揮才能。
抗戰時期,擔任新四軍先遣隊司令,打響新四軍抗戰第一槍。奇襲官陡門我軍零傷亡殲敵數百,黃橋戰役殲敵數量超過自身兵力,車橋戰役創下新四軍對日作戰紀錄。
解放戰爭搶在敵人之前出擊,打出了七戰七捷,創下全軍首場勝利。解放戰爭10場經典戰役,他指揮了5場,立下首功。
除了上述5人,我軍還有5人也可以入選10大名將。
6、陳賡大將
黃埔三杰之一,紅軍時期是多面手,從事地下工作,在紅四方面軍和紅一方面軍都戰斗過。
抗戰時期,386旅是北方戰場的主力軍,日軍最忌憚的八路軍隊伍。
解放戰爭初期,在山西戰場打出三戰三捷,殲滅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指揮陳賡兵團,與劉鄧大軍、華野主力合稱中原戰場三大主力。渡江戰役后,第4兵團擔負戰略迂回任務,成為追擊敵人的先鋒隊,所有南下兵團中作戰距離最遠。
建國以后,參加援越抗擊法國戰爭,幫助越軍扭轉戰局。參加抗美援朝,擔任代理志愿軍司令,提出坑道作戰方案。
7、徐海東大將
作戰英勇而得“徐老虎”綽號,曾經9次負傷。
紅軍時期,組建紅28軍并任軍長,在10萬國民黨軍包圍和“追剿”中,以靈活機動戰略戰術,同敵人周旋于大別山區,擅長從敵人側后方出其不意地攻擊。
帶領紅25軍單獨長征,一路上殺開血路,經歷多次惡戰。國民黨軍對25軍發動圍剿,他采取“先疲后打”的作戰方針,先拖著敵人轉圈子,待敵人疲憊后發動攻擊。
蔣校長把徐海東和彭老總、賀老總一樣待遇,懸賞10萬大洋。東北軍圍剿紅軍,連吃敗仗,紅25軍繳獲大量裝備,所有紅軍中武器最精良。
抗戰時期,擔任344旅旅長,指揮了溫塘、張店和町店等戰斗,從山西攻到河北,從正太路打到平漢線。1939年到新四軍,整頓第4支隊,取得反“掃蕩”周家崗戰斗勝利。
1940年后,因身體狀況退出軍事指揮,長期休養。
8、楊得志上將
紅軍三楊之首。
紅軍時期,擔任紅一軍團第1師第1團團長。在長征中擔任先鋒,紅1團強渡突破烏江,與紅4團合作飛奪瀘定橋。
抗戰時期,擔任八路軍第2縱隊司令員,創建冀魯豫根據地。實施"敵進我進"、“掏老窩”、"牛刀子鉆心"等戰術,在冀魯豫邊區打出一片天。
解放戰爭,擔任晉察冀軍區野戰軍司令員,清風店戰役打了翻身仗,在石家莊解放戰役中再創輝煌。
建國以后,先后擔任濟南軍區、武漢軍區、昆明軍區司令員。79年指揮云南方向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擔任解放軍總參謀長,力推進軍隊的現代化改革。
9、許世友上將
紅軍時期,7次參加敢死隊,是出了名的猛將。擔任紅4軍軍長,騎兵師師長,長征中擔任偵察、開道、籌備糧草任務。
抗戰時期,擔任八路軍第129師386旅副旅長。1940年到山東任職,擔任膠東軍區司令員,多次挫敗日偽軍的“掃蕩”,打出了名聲。
解放戰爭,將膠東軍區組建的9縱打造成華野勁旅。華野分兵后,擔任山東兵團司令員,取得膠東保衛戰勝利。1948年,擔任濟南戰役攻城部隊總指揮,8天時間攻克濟南。
建國后,擔任第3兵團司令員參加抗美援朝作戰。長期擔任南京軍區和廣州軍區司令。1979年指揮了廣西方向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
10、韓先楚上將
作為四野代表,鄧華長期擔任政委,抗美援朝也是擔任輔佐彭總的角色,職責類似于趙剛。韓先楚則是一路打出來的猛將。
紅軍時期,韓先楚長征時擔任營長,獨樹鎮一戰時揮舞大刀,與敵軍展開白刃戰,是許世友類型的猛將。長征后編入紅一方面軍,帶領紅15軍團78師殲滅馬鴻逵部2個騎兵營和1個保安團,用繳來的戰馬裝備紅15軍團騎兵團。
抗戰時期,擔任115師688團副團長、689團團長,參加創建冀南根據地、冀魯豫邊根據地。
解放戰爭,鞍海戰役全殲鞍山守敵,迫使海城守敵第184師一部起義,開創了東北國民黨軍戰場起義先例。新開嶺戰役,開創了東野一次殲敵1個師戰績。四保臨江戰役,首創東野殲敵1個師又1個團戰績。在秋季攻勢中,指揮部隊急行軍120公里奔襲威遠堡,全殲國民黨軍第116師。在冬季攻勢作戰中,率部配合兄弟部隊,殲滅國民黨軍新5軍。
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均在前線指揮作戰,作戰風格以勇猛果敢著稱。
建國后,擔任福建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司令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