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十大元帥之中,徐帥的地位較為特殊,近年來更是備受推崇。1955 年授銜時,徐帥在十大元帥中僅排第八位,然而從其功績來看,卻有著諸多令人贊嘆之處,那為何他后來的評價越來越高呢?
徐帥的軍事指揮藝術堪稱登峰造極,被許多人視為 “戰神” 之一,其能力與彭總、林總、粟裕司令相比也不遑多讓。在紅軍時期,徐帥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提起紅四方面軍,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便是徐帥。紅四方面軍最初只是一支 “偏師”,但在徐帥的帶領下日益壯大,部隊規模擴展至八萬多人。在中央紅軍長征初期,紅四方面軍的實力與中央紅軍相差無幾,裝備和給養甚至更優。
徐帥有著極高的軍事素養,他是黃埔一期畢業生,受教育程度和科班軍事水平都非常高。1929 年 11 月,在鄂豫皖根據地黨代表會議上,徐帥提出著名的 “七條游擊原則”。他擅長打游擊戰,與我黨早期許多著名將領一樣,并將這一戰術理論化。在徐帥的正確軍事指導下,紅四方面軍在鄂豫皖時期迅速發展到 4 萬多人。更令人驚嘆的是,徐帥將戰爭實踐與戰術完美結合,創造出圍點打援、飄忽戰法、收緊陣地等適合紅軍的新戰術。這些戰術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帶領紅四方面軍殲滅了大量敵人。毫不夸張地說,徐帥是我軍早期最優秀的軍事理論家之一,能與他匹敵的只有在蘇聯留過學的劉帥。1933 年,在川陜蘇區,徐帥指揮的 “反六路圍攻”,以 8 萬人擊潰敵人 20 萬大軍。在當時,具有大規模指揮戰役經驗的將領寥寥無幾,后來出名的將領在那時也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戰役勝利后,徐帥又提出即俘即補的政策,將附近兩萬川軍補充到紅軍部隊,快速擴充了紅軍規模,這一政策在后來的抗戰與解放戰爭中一直被沿用。紅軍時期,徐帥高超的軍事水平得到了充分發揮,他堪稱我軍將領中指揮大規模戰役的鼻祖。
這里可以插入一個歷史案例西漢名將衛青。衛青出身低微,最初只是一名騎奴,但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抗擊匈奴的戰爭中屢立戰功,成為大漢王朝的一代名將。徐帥與衛青有著相似之處,雖起點不高,但憑借自身的才華和努力,在戰爭中嶄露頭角,為國家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勛。
第二點原因是許多歷史愛好者心中的 “意難平”。在各個領域中,能力出眾的人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充分發揮才能,往往會讓人感到遺憾,而這樣的人也更容易在后來被人們想起并推崇。徐帥因身體原因,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很長一段時間未能在一線指揮戰役,也沒有擔任重要職務。解放戰爭時,他擔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是聶帥的副手,而聶帥早期的地位與資歷都不及徐帥。但在建國后,兩人的軍職發生了反轉,聶帥給徐帥當副總參謀長。
第三點是徐帥以理服人,贏得后人尊重。在我軍將領中,徐帥脾氣好,顧全大局,姿態高,無論順境逆境,都絕對服從中央決策,謙讓戰友,不爭不搶。徐帥在紅軍時期隨和愛笑,但 1936 年之后,他常面露凝重之色,笑容也少了,這是因為他始終掛念著西路軍犧牲的戰友,深感自責。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徐帥從未忘記逝去的戰友,內心無比沉重。正是徐帥身上的這些美德,讓他在軍中贏得了廣泛贊譽。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徐帥的認識不斷深入,他的功績和品德也越發受到人們的敬重,評價自然越來越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