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臨近,又到了吃瓜的季節。旺盛的需求帶火了驗瓜師這一職業,“每天拍拍西瓜月入3萬元”的話題沖上熱搜,引來不少吃瓜群眾圍觀。
有網友調侃說:“我也會,讓我來。”但其實,這份工作并不輕松,也需要一定的門檻。好的驗瓜師不僅要掌握種植知識,還要了解品種特點,通過“一看二摸三聽”快速判斷西瓜的熟度、甜度和口感。驗瓜師還要不辭辛苦,一個瓜從接手到拍一下再到送出用時兩三秒,旺季每天要重復上萬次這樣的動作。新職業的大門是向每個人敞開的,但也要付出艱苦努力。“看一眼就知熟不熟,一過手就知有沒有”,這需要有長期經驗積累。
隨著農業生產專業化,產地大型專業市場日益活躍;同時,熟度、甜度和口感等指標成為消費者購買水果的主要考量,大眾對初級農產品分級分類的需求日益迫切。順應行業趨勢,采購商找到了驗瓜師,借助他們的火眼金睛隔皮猜瓜。驗瓜師是農業社會化服務完善的產物,他們既非生產者,也非銷售者,而是新型服務者。他們跟著西瓜產地做服務,哪里有瓜就到哪里,服務范圍覆蓋全國,成為各地西瓜主產區的搶手人才。
驗瓜師是鄉村新職業的代表,其走紅折射出鄉村的活力和潛力。不久前,人社部公示了擬發布的17個新職業和42個新工種。從把控牲畜交易的“牲畜經紀人”到運營集體資產的“農村集體經濟經理人”,多項與農業農村相關。此外,農村AI訓練師、民宿管家、鄉村規劃師等不斷涌現。盡管有的職業還沒正式進入主管部門的目錄,但并不妨礙其已是實打實的就業新出路。從業者無論是老把式還是新生代,都看好“三農”發展。
鄉村新職業加速涌現,背后是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產業融合,是農業產業鏈的完善和業態繁榮。一二三產業融合尤其是農文旅融合,對鄉村新職業的需求明顯增加,也給新老農民帶來了機會;農業內部分工精細化,制種經紀人、天敵昆蟲技術員等細分領域的小眾職業應運而生;一些城市新職業如全媒體運營師、研學旅行指導師等,也在鄉村找到了用武之地。當然,鄉村新職業并非全部“高大上”,而是豐富多彩的,共同點是鄉村所缺、市場所需。
鄉村新職業為鄉村振興帶來了新鮮血液——人才,由此激發乘數效應和化學反應,形成了“產業發展、職業衍生、人才助力”的良性循環。一是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入鄉村。浙江某地在招聘鄉村職業經理人時,將其崗位命名為“鄉村運營師”和“鄉村造夢師”,獲得了年輕人的認同。二是幫助不少傳統農民開辟人生新賽道。通過與全新的產業鏈打交道,他們不斷提升自我,與時代接軌,成長為新型職業農民。三是推動鄉村產業提檔升級。受益于新職業,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日益順暢。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鄉村新職業人才是鄉村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區域特點的政策措施,提供良好外部環境,激發市場內生活力,為新職業的孕育和人才發展提供土壤。參照成熟職業做法,完善新職業的評價體系和支持體系,提升其社會認同度,增強從業者的職業榮譽感。針對有意愿人員開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針對性和實用性。
鄉村不僅是農業生產的空間載體,也是廣大農民的家園故土。建設農業強國要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隨著產業變革加速,鄉村職業體系也會持續演化。廣袤鄉村正書寫一部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職業進化史,給身處其中的人們帶來新希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