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興縣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在北京舉行雜糧項目2025年工作對接會。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所長、黨委副書記周文彬主持并講話,呂梁市政協副主席、興縣縣委書記喬云出席,晉綏雜糧研究院顧問、呂梁市原農委主任高堂,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所長助理、人事處處長邢麗麗,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成果轉化處處長肖永貴等參加。
會上,作科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2025年雜糧項目工作推進情況。
周文斌指出,面對發展新機遇,雙方要錨定創新驅動產業升級路徑,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構建科研機構、企業、農戶常態化溝通機制,推動科研人員深入產業一線,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加速科研成果向田間生產、加工實踐轉化。要聚焦雜糧產業全鏈條升級,培育優質高產且適配市場的雜糧品種,探索智能化、綠色化種植技術,革新深加工工藝,貫通種子研發、標準化種植到精深加工各環節,以科技創新筑牢產業發展根基。要立足興縣雜糧特色品牌與旅游資源,深化農文旅融合,整合現有模式打造集住宿休閑、農事體驗、文化研學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創新縣域種植模式發展景觀農業,將農田轉化為農旅融合新場景,激活鄉村振興動能,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與生態增值的共贏目標。
喬云對中國農科院作科所長期以來給予興縣農業發展的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近年來雙方合作成效顯著,新品種試驗示范規模持續擴大,產業效益穩步提升。進一步堅定了興縣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信心,推動其邁向新臺階,更吸引眾多電商企業入駐,為興縣雜糧產業發展注入全新活力。農業科技與人才是破局關鍵,與農科院作科所的合作,正是我們邁向農業強縣的希望之路。
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喬云強調,一是希望作科所將更多高端學術會議、行業活動布局興縣,通過開展前瞻性、專業性學術交流,全方位展示興縣農業資源稟賦與產業發展潛力,提升興縣在“三農”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聚焦雜糧制種核心領域,加快推進掛牌認證工作,依托興縣種業規模優勢,著力打造“全國制種大縣”品牌,強化在種業領域的行業話語權和區域競爭力。三是誠邀作科所支持在興縣舉辦種業發展大會,搭建集品種展示、技術交流、產業合作為一體的高端平臺,吸引行業資源集聚,賦能興縣種業高質量發展。四是與作科所建立“聯合選育+產權保護+推廣應用” 全鏈條合作機制,精準篩選適配興縣氣候、土壤條件的優質品種,在保障產量、質量、效益的基礎上擴大種植規模,切實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五是深化品牌建設,在新品種命名中深度融入“興縣”地域元素,打造具有鮮明標識度的種業品牌,提升產品市場辨識度與競爭力,推動“興縣良種”走向全國。六是與農科院共建標準化產業體系,全面規范品種選育、品質管控、品牌建設全流程,同步推進合作基地機械化生產、智能化管理,著力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七是支持創辦晉綏雜糧種業龍頭企業,通過“企業+基地+農戶”模式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產業規?;?、集約化發展,切實增強市場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八是期望農科院作科所加大政策傾斜與技術幫扶力度,共同創建國家級種業示范基地,推動興縣種業基地納入國家戰略布局,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種業創新發展新高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