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邊為在“家門口”找工作發愁,另一邊卻為“用工荒”犯難(引題)
呂梁市著力破解呂梁山護工“家門口”就業難題(主題)
呂梁日報訊(記者 馮海硯) 近日,呂梁市呂梁山護工就近就地就業推進會召開,全面回顧呂梁山護工十年發展歷程,進一步挖掘呂梁山護工的發展潛力,推動呂梁山護工各項就業政策落地生根,助力呂梁山護工在“家門口”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并為呂梁本地家政行業發展搭建交流合作的優質平臺,提升其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
通過十年的發展,呂梁山護工從無到有,如今已經成長為助力呂梁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成為了全國家喻戶曉的家政行業勞務品牌、人社領域的典型案例,還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自2015年試點啟動至今,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成績有目共睹。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培訓58期,培訓人數達108156人。護工依靠所學技能實現就業增收,其中58175人在市外就業,34647人在市內靈活就業。護工平均月收入約5000元,金牌月嫂更是能拿到17000元以上的高薪。今年1月人社部門電話回訪數據顯示:2024年呂梁山護工就業率達61.93%,半數護工實現穩定就業,年工資性收入達16.71億元。五年來,涌現出眾多優秀護工代表,其中包括2名全國人大代表、1名省人大代表,縣以上人大代表和縣以上勞動模范達30多名。該品牌還帶動曹操到家政、福祉養老、文水紅霞家政等本土企業壯大,真正形成了“輸出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聯動效應。
近年來,呂梁山護工行業發展呈現出諸多新變化、新氣象。去年,呂梁市人社部門在呂梁市衛生學校開展試點,圍繞職業化要求,招收中專、高中生組建護工班。目前,越來越多專科、本科乃至山西師范大學的畢業生也選擇投身護工崗位。呂梁山護工憑借穩定的收入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吸引了眾多高學歷人才。
怎么更好地向外推介呂梁山護工,又推進呂梁山護工就近就地就業?推進會上,呂梁市創業就業服務中心秦強解讀了呂梁山護工提質增效12條舉措以及相關配套政策措施。今年出臺的《呂梁山護工就業工作提質增效12條》及配套細則,大力推進訂單式培訓與技能提升工程,給予企業最高1050元/人的補貼,目的就是加大就業工作力度。在京、津等地建設就業集散地,為護工提供免費食宿;將綜合責任險投保范圍覆蓋全國;建成金牌月嫂及10萬+護工數據庫,實現精準就業。
呂梁市人社局要求用好政策紅利。精準掌握呂梁山護工各項優惠政策,將呂梁山護工可享受的保險政策、車船票補貼政策等詳細內容,全面、準確地傳達給每位呂梁山護工學員和相關合作單位。協助呂梁山護工做好各項補貼的申報工作,確保順利享受政策紅利。適時開發彈性崗位。深入開展本地市場調研,全面了解本地居民對家政服務在類型、時間、技能等方面的具體需求,建立詳細、完善的崗位需求數據庫。推出“鐘點工”“日間照料”“民宿管家”等靈活就業崗位,為呂梁山護工提供更多豐富多樣的本地就業機會。要做到信息互通共享。建立緊密、高效的信息互通機制,指定專門的聯絡人員,定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共享呂梁山護工人員信息和崗位需求信息,共同搭建信息交流平臺,確保信息能夠實時更新與共享。要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積極主動與本地的醫院、養老院、日照中心、文旅民宿等家政服務相關機構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探索開展多樣化的合作模式,不斷拓展呂梁山護工的就業渠道和服務領域,實現企業自身發展與護工就業的雙豐收。
會議現場發布了本地家政行業服務指導價,呂梁市創業就業服務中心與呂梁市家政協會,家政服務公司與縣(市、區)零工市場簽訂就《近就地就業合作協議》,助力呂梁山護工“家門口”高質量充分就業。
來源: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