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在新時代,黨政機關作為國家治理的核心力量,帶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意義深遠,這不僅關乎黨風政風建設,更與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緊密相連。
從政治視角來看,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鋪張浪費極易滋生奢靡享樂之風,成為腐敗問題的溫床。回顧歷史,不少政權的衰落都與統治階層的揮霍無度息息相關。在當下,個別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違規公款吃喝、超標準配備辦公用房和公務用車等行為,嚴重侵蝕黨的肌體健康,損害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光輝形象,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只有堅決向浪費行為說“不”,才能讓黨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 ,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在經濟層面,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相對不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黨政機關作為財政資金的使用者,每節約一分一毫,都能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釋放出更多寶貴資源。以辦公經費為例,合理控制紙張、文具等辦公用品的采購和使用,推廣無紙化辦公,不僅能降低行政成本,還能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節約下來的資金可以投入到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領域,助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從社會影響角度出發,黨政機關的一舉一動對全社會具有強大的示范引領效應。當黨政機關帶頭踐行節約理念,過緊日子,這種行為就像一面旗幟,引領著社會風尚的轉變。反之,若黨政機關浪費現象頻發,將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導向,讓浪費行為在社會上有了滋生的土壤,扭曲社會價值觀。而當黨政機關積極倡導和踐行節約文化時,便能帶動企業、社會組織和廣大民眾紛紛效仿,在全社會營造出“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濃厚氛圍,促進社會風氣持續向好,凝聚起艱苦奮斗、團結奮進、共促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然而,盡管黨中央三令五申,仍有個別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要求置若罔聞,存在大手大腳、奢侈浪費的現象。有的在公務接待中講排場、比闊氣,超標準宴請;有的借會議活動之名,行鋪張浪費之實,追求豪華的會議場地和高檔的會議設施;還有的違規建設豪華辦公樓,超標準配置辦公家具和設備等。這些行為嚴重違背了黨的性質和宗旨,必須堅決予以糾正和整治。
為了切實將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落到實處,首先要強化制度建設,筑牢反浪費的堅實堤壩。202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為黨政機關的行為提供了明確細致的制度遵循。要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全方位、常態化監督檢查,通過定期檢查、專項督查、隨機抽查等多種方式,及時發現和糾正浪費問題。同時,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不論職務高低,都要嚴肅問責,絕不姑息遷就,讓制度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形成不敢浪費、不能浪費的長效機制。
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真正的政績不是靠鋪張浪費、大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堆砌出來的,而是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群眾謀福祉,推動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制定政策、謀劃項目、開展工作時,要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充分進行調研論證,綜合考量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如改善民生、推動科技創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
此外,還要大力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全體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節約意識。通過開展專題培訓,系統學習節約理念、政策法規和實踐方法;利用主題黨日活動,將節約精神融入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員干部的責任擔當;組織警示教育,以浪費典型案例為鏡鑒,敲響思想警鐘。同時,借助各種媒體渠道,廣泛宣傳節約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發揮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對浪費行為進行公開曝光,形成輿論壓力。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教育,讓節約理念深入人心,使節約成為每一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自覺行動和日常習慣,在機關內部形成崇尚節約、厲行節約的良好文化氛圍。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既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也是一項惠及民生的基礎工程。只有黨政機關真正行動起來,帶頭過緊日子,才能以優良的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磅礴力量。讓我們以修訂后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為新的起點,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地推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讓勤儉節約的新風尚在黨政機關蔚然成風,并在全社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