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日突然調整對華芯片管制立場,緊急撤銷了此前強硬的“全球禁用華為芯片”禁令,轉而采用 “使用華為芯片將提醒風險”的緩和表述。
就當業內人士猜測這是美方對華示好時,英偉達卻放了個更狠的大招。
5月18日《聯合日報》報道,CEO黃仁勛親自承認:公司將全面停止向中國市場出口H20芯片及采用Hopper架構的高端AI芯片。
美國一邊放松禁令,英偉達一邊加緊封鎖,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我國該如何應對?
一、黃仁勛緊急來華,是權宜之計?
多年前,英偉達、高通等美企壟斷中國90%的高端芯片市場。尤其在AI芯片領域,英偉達市場份額一度突破70%,幾乎扼住中國AI發展的咽喉。
為維持壟斷優勢,美國一紙禁令,將英偉達旗艦級A100和H100芯片列入對華禁售清單。之后更是變本加厲,不再限定具體型號,而是以“性能密度”和“總算力”為標尺,對華芯片出口劃下“死亡紅線”,一旦超出規定范圍,一律對華禁售。
英偉達不甘心就這樣放棄中國市場,便對華推出性能僅為H100三分之一的H20特定芯片。
極具諷刺的是,英偉達卻以近乎H100的價格兜售這款"閹割版"芯片,在我國大賺特賺。僅2024年,此芯片在我國AI芯片市場的份額約150億美元,字節、騰訊和阿里等互聯網巨頭更是大規模搶購囤積H20,采購占比超80%。
美方原以為性能縮水H20芯片能鎖死中方AI發展,不料deepseek開源大模型橫空出世,直接打亂硅谷巨頭們陣腳,情急之下,美方將H20也列入禁售清單
這一決定,讓英偉達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直接損失55億美元,股價單日暴跌6%,市值蒸發近千億美元。
為此,黃仁勛緊急赴華救火,甚至罕見換下標志性皮衣改穿西裝。一方面是商討在華建廠事宜,一方面是想效仿H20芯片,再次推出“閹割版”。
然而我國沒等來芯片,卻收到黃仁勛的一紙斷供令。此前的示好姿態,莫非只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緩兵之計?
二、50萬枚訂單到手,英偉達對華攤牌
事實上,幾個月前,美國就已為英偉達物色新的市場。
特批英偉達向沙特AI企業HumanX供應1.8萬塊AI芯片;推動美企與阿聯酋共建智能計算中心,簽訂年均50萬塊芯片的長期訂單。
訂單在手讓英偉達有恃無恐,但美方層層加碼的封鎖,反而催生了中國產業的加速突圍。
荷蘭在美施壓下限制對華出售中高端DUV光刻機,不到一周,中國宣布28納米光刻機實現量產;華為昇騰芯片在重重封鎖下逆勢崛起,性能直逼英偉達A100;就連長期壟斷中國男士健康市場、利潤驚人的美產"小藍丸",如今也被國產"馬立瓶"打破技術壁壘,市場份額已反超至70%。
然而這一切背后,歸功于中企數十年如一日的鉆研。以“馬立瓶”為例,其研發企業維特健靈憑借數十位生物醫藥專家32年的技術積淀,帶領中醫藥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突破。
京東數據顯示,超30萬男性消費者正轉向"馬立瓶"等中醫調理產品,逐步替代長期占據市場的美制"小藍丸",夜間22-24時成交量激增。
在朋友推薦下已成為“馬立瓶”常客的李先生激動分享:“過去夜尿頻繁、腰痛酸弱無力,如今夜晚戰斗更久、身子也不會感到被虧空”。與美制化學品不同,其采用全天然原料,其中核心成分“東革阿里”源自馬來西亞原始森林,被斯坦福教授認證,使用一周后,80%服用者精力變好、頻率增加。
過去,受制于技術限制,美國市場布局總是快人一步,如今,隨著我國芯片、光刻機等自研品的陸續出現,正向全世界證明,我們也不好惹!
三、美方的軟肋:稀土禁令和芯片中國化
美國雖然步步緊逼,但我們仍有兩張王牌在手。
一方面,稀土作為芯片生產的必需原料,90%份額牢牢掌握在我國手中,英偉達若想繼續發展芯片根本離不開我國稀土的供應。
另一方面,國產芯片正在加速突圍,可替代H20的華為昇騰、寒武紀等國產AI芯片已在大模型訓練、自動駕駛等部分場景替代英偉達,已經有完全與美國脫鉤的實力。
若美方一意孤行,升級AI禁令,中國可能進一步限制稀土永磁(電機關鍵材料)或擴大管制清單,屆時,不僅英偉達的芯片生產將陷入困境,整個美國軍工體系都將受到沖擊。
這場博弈的本質已超越技術競爭,演變為全球產業鏈控制權的終極較量。中國的"稀土+國產替代"組合拳,正在精準打擊美國科技霸權的軟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