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融媒5月20日訊(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于天洋 攝影報道)蓬萊機場二期新航站樓轉場啟用,濰煙高鐵建成通車,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煙臺南站及動車所項目全面開工……自2022年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啟動以來,煙臺市加快推動一批重點項目落地投用,全面拉開綜合立體交通骨架。
昨日,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煙臺市工作推進會議召開,標志著煙臺向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目標加速邁進。
立體交通網拉開框架
春夏之交是施工黃金期,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快速路等項目現場一派繁忙。煙臺市交通運輸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5年全市計劃實施37項交通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年度投資約316億元,其中具備條件的項目已經全部開復工,實現應開盡開。
從2022年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啟動以來,煙臺交通基礎設施屢獲突破:2022年大萊龍鐵路全線電氣化貫通;2023年萊榮高鐵開通運營;2024年濰煙高鐵通車,煙臺邁入全域高鐵時代;蓬萊國際機場二期轉場投用;煙臺港貨物吞吐量躋身全球前十;6個項目入選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試點,彰顯“走在前、挑大梁”的擔當。
未來兩三年,煙臺綜合立體交通大格局將實現新飛躍:今年,推動G18榮烏高速蓬萊樞紐至機場互通段完工,加快建成中國北方最大的LNG接儲基地,完備G228繞城段改建開工手續;明年G18榮烏高速改擴建全線通車;2027年龍煙鐵路市域化改造完工、南站樞紐及動車所投用。
通過“暢通主干線、疏通細支路、溝通客貨流、貫通三類港”的立體布局,煙臺正邁向更高效的交通未來。
“通道”經濟加速跑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血脈,也是基礎性產業。在煙臺,通道經濟已經邁開了向產業經濟跨越的步伐。
今年春天,由壹通無人機系統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發的大型無人運輸機TP1000成功首飛,標志著煙臺以“黑馬”姿態闖入低空經濟賽道。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煙臺正積極拓展低空應用新場景,打開低空經濟增長新空間。
此外,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持續向好,物流企業發展也迎來新風口。數據顯示,煙臺營業性客運量穩中有增,人員流動持續旺盛,今年1至4月完成114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3.2%。營業性貨運量基本持平,綠色低碳運輸方式勢頭較強。港口貨物吞吐量快速增長,今年1至4月累計完成1.8億噸,同比增長6%,預計高于全國平均增速。
煙臺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介紹,煙臺已經凝聚工作合力,聚焦降本增效,融合多式聯運,培育低空經濟,持續“助企攀登、升規納統”,年內新增物流經營主體1000家以上,預計到2027年,全市社會物流總額將超過5萬億元。
瞄準國際樞紐再出發
當前,煙臺正在錨定打造環渤海地區中心城市的目標,持續增強城市生長力。城市發展,交通先行。近年來,煙臺將目光瞄準了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迎來了密集期。“十四五”時期,是煙臺有史以來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體量最大、建設項目最多的時期。
放眼未來,一批具有前瞻性的交通重點工程將為城市發展帶來更多活力。
記者從煙臺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煙臺未來將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市域內重點圍繞拓展東西、打通南北縱橫大通道,謀劃好G228穿城段快速化改造、海棲、牟棲及蓬萊東港區鐵路專用線建設;省內重點圍繞實施都市圈戰略,布局萊青、煙青公鐵干線;國內積極融入京津冀至長三角主軸,支撐環渤海中心城市建設;國際上實現煙臺機場日韓等重點區域通航提速、“一帶一路”跨海中歐班列試點,加快構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縱橫路網提升城市張力,便捷交通增強發展磁力。煙臺正以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為支點,托起國際樞紐城市的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