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做增程!”
長城汽車董事長在直播中炮轟增程技術!
為什么老牌車企,都不待見增程式?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先要弄明白為什么會有增程式?
眾所皆不知,開電車有里程焦慮,開油車油費又貴。
于是,便出現了插電混動與增程式。
老牌車企們早已有相應的技術積累,便點亮了插電混動這邊的科技樹。
但后發的新勢力們,一方面資源和技術都不如老牌車企,另一方面又想快速占據市場!
在這種背景下,他們便選擇了增程式技術。
那么,什么是增程式?
簡單來說,增程車就是給電車加了一個發電機。
這個發電機,又叫增程器,雖然還是一個發動機,但技術要求和設計目標,早已不同于傳統油車的發動機。
傳統發動機需要直驅車輛,必須要考慮從低速到高速、從低負載到高負載的全工況范圍。
同時還要在不同工況下,考慮平衡動力輸出、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是否達標。
而增程器則不同,它主要運行在高效發電區間,不需要覆蓋全工況,對發動機性能的要求相對集中。
正因如此,它的技術重點轉向了如何進一步提升油轉電的效率和熱效率,
同時還必須與電驅系統深度協同,確保整車供電的穩定性。
那為什么長城打死不做增程?
這就不得不提到,長城的Hi4混聯系統。
這套系統支持純電、串聯、并聯和直驅四種驅動模式,
在高速工況下效率可提升13%,在爬坡等高負載場景中,動力響應速度比增程式快了15%至20%。
相比之下,增程式僅支持串聯模式,動力儲備明顯是不夠的。
尤其是在高速或高負載工況下,增程式需要經歷“燃油→發電→驅動”的二次能量轉換,效率損失高達30%以上。
這在實際用車時特別明顯,以理想L7為例,高速饋電油耗達7.2L/100km。
而采用混聯結構的長城Hi4系統,通過直驅模式有效降低了能耗,將油耗控制在5.5L/100km以下。
從技術到實際表現不難看出,這兩個方案背后的取舍邏輯。
總之,長城堅持的本質是技術理想與市場現實的博弈。
但誰輸誰贏,最終還得看用戶買不買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