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玉璽
項目建設的熱潮在龍江大地上涌動。當下,環評審批是項目落地建設的重要關口,今年以來,我省開展“生態助企”服務行動中,要求各地強化環評要素保障,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在環評審批上做減法,在服務效能上做加法,推動各地項目加速落地建設,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打捆辦”“當日辦”“聯動辦”“領幫辦”“上門辦”“透明辦”……這是今年牡丹江市生態環境局推出優化環評服務的“十辦”舉措。
牡丹江市生態環境局環評科負責人慕妍以海林市31個山洪溝防洪治理類項目為例介紹說:“這31個項目符合同類項目‘打捆辦’的條件,我們與項目建設單位溝通,只需將這些項目編制成1個環評文件即可進行申報審批,為項目建設單位提供了便利。”
今年,我省實施“入河排污口環評”“排污許可環評”一件事,將入河排污口設置、排污許可手續與環境影響評價合一審批。
黑河市遜克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面臨環評、入河排污口、排污許可審批需求。黑河市生態環境局打破科室壁壘,一套材料同步完成三項審批。“審批過程只用了15個工作日,有效節省了項目建設單位的時間成本。”黑河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樂欣說。
4月15日,雞西市262個重點項目全面開工,總投資額達到617.6億元。此前,雞西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深入三縣六區召開座談會,現場幫扶指導重點項目環評報告編制申報,發放重點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單,一次性告知辦理全部流程。
“服務單中寫明了環評文件報批、環評登記備案、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等相關網址,讓項目建設單位在環評報告編制、申報時有據可依。”雞西市生態環境局環排科負責人廖吉海說。
七臺河市持續優化“生態+營商”服務模式,七臺河市生態環境局成立宣講專班,為各縣區政府、開發區、工業園區以及重點企業解讀七臺河市2025年“生態助企”服務措施。“我們現場逐一解答企業提出的問題和需求,確保企業看得懂、用得上。”七臺河市生態環境局環評科負責人侯彥峰介紹。
4月21日,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佳木斯供電公司專程為佳木斯市生態環境局送去了一面寫著“減時審批解企憂 助力開工促發展”的錦旗。今年該局創新推出政策咨詢前置、審批服務前延的“兩前”服務機制,主動對接企業需求,加快審批速度。
自今年1月開始,大慶市生態環境局開展“環評益企來——春風入企”專項行動,對全市重點項目進行預先幫扶,實現全程跟蹤、閉關推進、全周期服務。
“前期我們圍繞省、市重點項目,‘兩重’建設項目等領域開展摸底調查,組織召開全市重點項目環評服務保障動員大會,逐一核實項目成熟度、征集服務對象需求,制定差異化環評服務方案。助力項目快速落地、快速開工、快速投產。”大慶市生態環境局環評科負責人張蓓蓓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