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日,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的街頭擠滿了人,但他們的目光并非聚焦于新總統就職典禮,而是齊刷刷望向一位身穿舊襯衫、腳蹬布鞋的老人——即將卸任的總統何塞·穆希卡。
他揮別民眾后,鉆進一輛淡藍色大眾甲殼蟲汽車,緩緩駛向郊區的農場。那里沒有豪宅,只有一間漏風的木板房、兩畝菜地和一條三條腿的狗。這位“全球最窮總統”的傳奇人生,就這樣在泥土與汗水中畫上了句號。
穆希卡的故事,比電影更跌宕。1935年,他出生在烏拉圭貧民家庭,童年跟著母親賣花糊口。青年時,他是一名自行車運動員,卻在國家陷入軍政府獨裁后,毅然加入左翼游擊隊“圖帕馬羅斯”,試圖用武力推翻暴政。
1969年,他率隊突襲潘多市,失敗后身中6槍,險些喪命。被捕后,他在監獄中度過了14年,受盡酷刑卻始終未低頭。這段經歷讓他堅信:“真正的權力屬于人民,而非高墻內的統治者。”
1985年烏拉圭恢復民主,穆希卡出獄后投身政壇。從議員到農業部長,他始終穿著牛仔褲和舊襯衫,操著農民的口音為底層發聲。
2009年,74歲的他高票當選總統,媒體稱他為“窮人的候選人”。就職當天,他拒絕入住總統府:“雇人伺候我的錢,夠養活幾十個貧困家庭。”
當別國總統坐著防彈車出行時,穆希卡每天開著那輛價值1000美元的甲殼蟲上下班。車內沒有空調,夏天熱得他汗流浹背,卻堅持不換車:“它還能跑,為什么要浪費?”有阿拉伯酋長出價百萬美元求購,他一口回絕:“這是朋友湊錢送的,賣了是對他們的侮辱。”
他的家是一座漏雨的木板房,屋內只有一張床、幾把舊椅子和一臺老式收音機。每天下班后,他親自開拖拉機種菜、養雞,吃的土豆番茄全是自產。警衛?只有兩名警察和一條名叫“曼努埃拉”的瘸腿狗。最“奢侈”的家當是一臺翻蓋手機,因外殼開裂,他用皮筋捆住繼續用。
身為總統,穆希卡月薪高達1.1萬美元,但他只留10%自用,其余全捐給扶貧項目。2012年,他依法公開財產:總資產1800美元,包括那輛甲殼蟲和一臺拖拉機。
這種“反消費主義”理念被他帶到了聯合國。2012年,他在演講中痛批西方模式:“地球資源撐不住全人類的奢侈欲望!幸福不是靠買買買,而是減少貪婪。”這番發言讓歐美政客啞口無言,卻讓烏拉圭人均GDP在他任內沖上1.9萬美元,貧困率驟降。
穆希卡的改革并非一帆風順。他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墮胎自由化,激怒國內63%的天主教徒,甚至被梵蒂岡譴責。但他堅持:“法律該保護所有人,而非迎合教條。”
2015年卸任時,他沒有退休金,繼續回農場種地。曾有年輕人問他:“您這樣活著圖什么?”他指了指菜園:“你看這些西紅柿,它們不需要鍍金花盆也能生長。人也一樣,少點虛榮,多點實在,才能活得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