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科技消息】電動汽車的下一次重大突破,可能不在于更快的充電速度或更智能的系統,而是在于電池本身。科學家們正在研發一種全新的結構電池,它不僅能儲存電能,還能成為汽車的一部分,承擔起支撐車身的作用。這種設計有望在提升性能的同時大幅減輕整車重量,為電動車帶來一場真正的變革。
傳統鋰電池雖然能量密度高,但體積大、重量沉,只能以模塊形式堆疊在車架內部,占用了大量空間。而結構電池打破了這一限制,它把儲能和承重合二為一,直接取代部分車身結構,比如底盤或車頂。這樣一來,不僅釋放了空間,也減少了額外材料的使用。
這項技術目前由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主導推進。他們采用碳纖維作為主要材料,既能存儲電能,又能承受車身壓力。這種復合材料輕便堅固,能量密度高,完全可以替代鋁材,用于制造電動車的關鍵結構部件。
據研究顯示,如果將傳統零部件換成結構電池,整車重量可以減少約20%。這意味著車企可以在不增加電池容量的情況下延長續航,或者改用更小的動力系統來進一步減重。在某些場景下,電動車的行駛里程甚至可能提升70%。
這種結構電池由涂有磷酸鐵鋰的碳纖維制成,使用還原氧化石墨烯等先進材料進行粘合,使整體更加穩定耐用。目前最新版本的能量密度達到42Wh/kg,剛度與鋁相當,已經具備實際應用的基礎。
當然,這項技術還有一些挑戰需要克服,比如提高電壓輸出和引入更安全的固態電解質。不過進展正在加快。一家名為Sinonus AB的初創公司已經開始嘗試將結構電池商業化,先從消費電子入手,未來逐步擴展到汽車和航空航天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