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晚開售的衛生巾,一夜過去,銷量過126萬,考慮到這是一個之前零經驗的品牌,這已經是一個比較驚人的首秀開場。
這樣高開的數據,在我看來,和粉絲經濟關系不大——可以參考黃子韜個人抖音帶貨數據,已經不是頂流水平。能賣出這樣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吃到了公共議題流量的紅利:“3·15”晚會曝光多個知名品牌衛生巾存在安全隱患后,女性群體對安全、健康的衛生巾的需求,已經越發強烈。對這一議題的關注,亟需更大的承載和回應。
實際上,黃子韜入局衛生巾,要蹭一把公共議題流量的意圖已經很明顯。在發布會上,他請妻子徐藝洋站臺,并聲稱徐藝洋是衛生巾的第一個試用者。此外,這一品牌還號稱參考醫護級標準,要求衛生巾菌落總數為0。
商業故事,總歸各有各的講法。這話能不能真信,還要看后續消費者實際的體驗。但黃子韜這樣高調地來一出攪局,無論最終能不能成,在我看來,都有積極的一面,因為此舉再度增加了衛生巾安全性問題的可見性。“衛生巾”的話題,以其引發的討論量和它關系到一半人健康的重要性來看,相關討論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由于無法從外觀上判斷一位女性是否正處于這一生理周期,“月經”這一生理現象,本身就具有隱蔽性。而且,傳統文化心理中一直諱于談論這一議題,甚至用各種代稱隱去這一生理周期。生理和文化意義上的雙重隱蔽,加重了這一話題的不可見性。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衛生巾的使用體驗和普適情況、女性經期的生理健康問題,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
當一個話題本身不具備可見性,很多問題就將隱匿在水面之下,保障與之息息相關的人的權益,難度會顯而易見地提升。有時候,難的不是去爭取權益,而是不知道這是應有的、可以爭取的權益。
這幾年來,隨著女性消費者話語權的提升,我能明顯感覺到,公共輿論場里,對這一和女性健康息息相關的話題的討論度,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一些變化也正在發生:高鐵上開始售賣衛生巾,公共場所的衛生間開始提供免費衛生巾,對衛生巾價格的討論幾度引起關注,衛生巾的新國標將在今年七月開始實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這一曾經被遮蔽的角落。
《好東西》電影截圖。
但央視揭開的衛生巾安全問題,無疑證明了這一隱秘角落,依然需要更多的關注、規范、和監督。甚至,即使被曝光,很多品牌的第一反應也不是徹查和反思,而是甩出公關聲明,試圖通過“切割”和事發企業的關系來息事寧人。消費者明明只是希望自身健康能得到保障這樣簡單清晰的訴求,卻沒有得到廠家應有的尊重和重視。
兩廂對比之下,黃子韜表態要做“干凈”“透明”的衛生巾,無疑切中了女性群體最關注、最需要的部分,得到支持也是順理成章之事。對于消費者而言,這一高銷量無疑是一種表態:愿意傾聽女性需求、尊重女性需要的商家,能得到相應的正面反饋。對于這一關系到數億人切身福祉的話題而言,這樣的表態,同樣具有正面意義。
有學者曾說,“講述女性的歷史時,‘女性衛生用品’始終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只有當曾經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話題能夠被坦然討論,當安全、普惠的經期用品成為行業內共同的標準,一半人的剛性需求才真正可能被看見、被尊重。這不是小事,是值得一論再論、關注再關注的大事。
黃子韜造衛生巾,成效如何,尚需要更多的時間交給市場來檢驗。如果打著關愛女性的噱頭,做經不起考驗的產品,這份吃到的流量恐怕也將反噬回他本人。但就目前而言,樂見更多如此自帶流量話題入局的鯰魚,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讓這半數人的剛需,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檢驗。
原標題:《黃子韜衛生巾一晚賣出百萬,這樣的鯰魚不妨多來點》
欄目主編:簡工博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林子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